“南音”————厦门流派的形成及其艺术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南音”————厦门流派的形成及其艺术特点

姚振峰

姚振峰厦门艺术学校361005

摘要本文对厦门流派的形成及其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南音”厦门流派

一、南音概述

福建南音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

1、南音的起源

南音的发源,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就目前所能找到的资料,唐代的燕歌曲及五代北宋的“细乐”有一定的关系,应该在宋朝时成型,在明清时发展到鼎盛,在厦门兴起;据史料记载可追述至晋人南渡。促进商业经济、文化艺术的兴盛。据史料表明南戏对南音的影响最大,有许多南音至今仍保留的“指套”和散曲有南戏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琵琶记》。南音中有许多曲牌冠记“北”字,如“北相思”、“北叠”、“北春阳”、“北地锦”、“寡北”等。另外南音又和潮州民间音乐有着密切联系;如“长、中、短潮”、“潮叠”。南音在宋代又大量吸取宋词填词写作的一些风格,曲牌名相同的有“长相思”、“鹧鸪天”、“醉蓬莱”。到了明代中期,昆腔、弋阳腔也被南音所吸收。如南音《鹅毛雪》(郑元和故事)来自昆腔,《举起金杯》(朱弁故事)来自弋阳腔。清代的时候,南音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一些,内容仅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愿望,因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食粮。在清康熙年间,南音曾被召进宫中演奏被康熙赐以纶音“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充分说明了南音逐渐受到人们的欣赏和推祟,得到官吏的肯定。对南音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奠定了社会基础。

2、分布情况

明末清初,南音开始流行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周边的一些地区,在台湾则由郑成功部属传至台湾,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则由华侨逐渐传入,使南音变成具有国际性的民间音乐,当然在华侨旅居的地方则非常盛行。另外在闽南地方戏曲中,南音则成为唱腔和器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南音的音乐组成

福建的南音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南音的艺术风格:“古朴幽雅、委婉柔美”。南音的乐器:拍板、洞箫、琵琶(南方有别于北方)、二弦、三弦(南方有别于北方)、曲笛、唢呐(南方有别于北方)、四宝、响盏、狗叫、木鱼、铜铃、扁鼓。

二、厦门南音流派的形成

1、形成的历史原因

福建南音从流行分布情况看,基本上可分为二大流派:即泉州南音及厦门南音。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虽说南音都是同根同源,却分流成各自特色的艺术个性。清末明初,厦门南音在一代宗师林祥玉、林霁秋、许启章、纪经亩、白厚、吴萍水等人的继承与发展中,先后成立了“金华阁”、“集安堂”“锦华阁”等南音社团,并编有《泉南指谱重编》、《南曲精选》。1931年,香港多利文氏请厦门白厚、韵山、江来好赴港灌制唱片,后来,上海百代公司与德国兴登堡公司也邀请厦门纪经亩等灌制了许多盘南音唱片,伦敦牛津图书馆至今还珍藏着厦门《会文堂》刊印的南音本《御前清曲》。

2、形成的历史过程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厦门南音在林祥玉、林霁秋等为主对南音的继承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厦门的南音蓬勃发展,厦门的南音会演,交流的多。整理旧的,创作新的多,培养新秀多。在以纪经亩老先生为主的一些南音大师,整理编写了许多套曲,如:《梁祝》、《西厢记》、《朱弁》,其中《朱弁》中的《感谢公主》一节被收入《中国曲艺音乐概论》,用中、日、英、法四种文字向全世界介绍。在这期间,南音新老艺人及新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不少的新南音,如被海内外南音界誉为第十四套大谱《闽海渔歌》就是由一代宗师纪经亩、白厚、陈福例以及新文艺工作者江吼共同创作的,湛称厦门南音成功创新之典范。对老一辈南音艺人来说此谱依然有琵琶指法、洞箫、二弦演奏法,使他们比较能接受,对新的音乐工作者来说,又符合器乐曲的一般规律,如:和弦、配器等样样到位。在演奏中为了增加气氛甚至连大提琴、芦笙、二胡等都可以加入演奏,使乐曲的深度及广度得到了开拓。当然在改革和创新上刚开始并不为人们所理解,但是厦门的南音界人士,在以纪经亩老先生为首的一些南音大师却深刻地理会到这一点,南音要发展必须走创新的道路。于是从他们那一代先辈们开始直到今天,厦门南音界一些同仁们都在走创新改革之路,如大型南音乐舞剧《南音魂》以及近年来得到文化部的文华奖的《长恨歌》。都是厦门南音乐界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晶。由此形成了厦门南音自己独有的特色。这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创新。

三、艺术特点

1、在“指”的演奏方面

“指”即“指套”,前文略有介绍,它是南音中比较有内涵的一种套曲,但每一节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虽然都有唱词,但大都是只作器乐演奏,这点泉州比厦门明显。厦门南音在指套的表现上,经常是对整套曲加以演练,然后分成数幕,其中加以边歌边舞,从梨园戏里把古典戏曲里的一些科步运用上,打破南音以往只站或坐在台上演唱的特点,有时甚至加入对白,让它成为南音小折子戏,如《陈三五娘》套曲中,把《花园外》、《阿娘》、《当天下纸》,共同组合经艺术加工,排练成《出奔》这样一个经演不衰的节目。这点上泉州南音或海内外南音都是不曾尝试,刚开始也是不能接受的,但随着厦门南音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对传统的给予充分保留,只是加入些让新生一代的人们更加通俗易懂的东西,这样,厦门南音界的工作者,在指套的演奏及表演上相对于海内外的弦友还是比较创新也是比较成功的。

2、在“谱”的演奏方面

“谱”,就是器乐曲,一般都以四时景色、骏马、花、鸟为内容,是一种标题音乐,最著名的是《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一般传统的器乐大谱的演奏都是以洞箫为主,琵琶、三弦、二弦为辅。但是在厦门南音界对谱的演奏也颇有特色,如演奏《阳关曲》,厦门南音工作者都是以唢呐为主,其它四样乐器为辅。这样更能表现西出阳关无故人那种衰怨情调。然后又加入南音的其它小打击乐;如“响盏”、“小叫”、“木鱼”等渲染一些凄凉气氛,突出表现了别离情绪。另外,在谱的创作上厦门南音也是非常有贡献,一首《闽海渔歌》陶醉了海内外的弦友,对于新音乐手段的应用上也是作了些很好的尝试,应用了循环、变奏手段。由一个中心为主要发展。

3、在“曲”的演唱方面

厦门南音在唱腔方面,在艺术上有许多明显的特点,这里仅略举一二加以说明。南音在老一辈艺人的口授下,有些不是那么规范,难免众说纷纭,有时甚至各执一词,依笔者看来应当是各有千秋。泉州南音,但凡唱曲方面,都以后半拍起,在整首曲里,后半拍起句的非常常见,“如《陈三五娘》里的《因送哥嫂》泉州都是这样:053432243(6)66272765676,厦门同样的唱段却是这样:5653432243(6)66272765676”。①当然,厦门南音后半拍起唱的也有,但一般都是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加以应用,充分体现南音的古朴幽雅、委婉柔美。厦门南音界的老艺人,在唱腔方面,有些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艺术实践,又和新音乐工作者一道,对一些较有名的曲子加以研究,结合其他剧种唱腔的演唱风格,加以运用。如拖腔、甩腔等难度较高的一些技巧。南音界同仁对泉州南音和厦门南音一听都能加以辨别,因为在演唱风格,对韵律的加工再现都各不相同。有人说泉州为古城,南音较传统,而厦门为改革开放的特区南音较清新,改革的步伐如特区一样也是比较快的,当然对二者,所有的同仁都给予肯定。

四、笔者对南音发展的几点思路

1、厦门南音应该在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上进行更加合理的揉合,既应该较为完整地保留传统的精华,又能结合现代音乐艺术的手法,加以合理的创新,使两者辩证地统一,使新一代的年青人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2、在新人的培养上,应加以重视。前几年厦门南音在市文化局的重视下,培养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有志于南音工作的后起之秀,算是较为成功的。但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南音的爱好者几乎青黄不接,在演出的过程中也只有一些年老的长者,可以说是廖廖无几。后起之秀也应负起振兴南音的这一重大责任,政府对南音新秀的培养及重视力度,更应进一步加强,在政策上及进步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如进一步送到在音乐学院深造或是海外一流的音乐学府进修等,这样才能留住南音后起之秀的人才。

应在中小学加以宣传培养。在这方面上泉州南音要比厦门更加重视中、小学生的南音教育,让后辈的青少年能接受,并喜欢上南音。厦门应该借鉴泉州的经验,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加以推行,让他们对南音有个概念。当然,首先教育界的领导及文化界的领导要予以重视,应该对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加以南音培训,让这些教师们进行推广,在音乐课堂上把南音作为音乐欣赏课,以培养青少年对南音的兴趣。其次,可作为选修的音乐课,请南音界的教师加以教学。最后,把好的人才推荐给专业艺术院校加以重点培养。这会更加有利于后备生源的储备,也才能招收到更好的生源,来加入南音这一东方艺术瑰宝的行列。

参考文献

【1】《福建南音》王耀华主编孙丽伟黄忠钊池英旭

人民音乐出版社林俊卿陈新凤刘富林合作编2002年3月北京第一版

【2】《纪经亩南乐艺术》厦门文化局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第一版

【3】《福建南音讲义》邱曙炎编厦门大学音乐系教材厦门戏曲舞蹈学校教材1999年10月

注:①《纪经亩南乐艺术》21页《因送哥嫂》谈起,作者:陈镜秋

厦门文化局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