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护理

张淑云

张淑云(大庆市第三医院163311)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346-02

【摘要】目的讨论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因势利导,鼓励患者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与宣泄激动和愤怒。

【关键词】精神运动性兴奋护理

一、概述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指患者的言语和动作增多与思维和情感活动一致,并与环境保持协调。这种活动增多是有目的的和可以理解的,多见于躁狂症。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患者的动作和言语增加与思维和情感不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言语单调杂乱,缺乏目的和意义,令人难以理解,因此整个精神活动显得不协调。分裂症的紧张型和青春型,以及谵妄状态均可出现非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谵妄状态患者的意识障碍明显。

二、护理诊断

有自伤的危险、有冲动的危险、有外走的危险、营养不足、失眠、焦虑、幻觉妄想、不合作、自知力不全或缺乏、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会功能障碍、应对功能障碍。

三、护理评估

1.评估主观资料由于兴奋程度不同,会表现不同症状。个人史、既往史、支持系统来源、性质和数量,如既往兴奋或冲动行为的形式、程度和控制方法等。

2.评估客观资料兴奋的一般状况与外表、思维、情感和行为表现。

3.评估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病情和症状严重性,如兴奋、情感高涨、易激惹、鲁莽行为等;各种基本需要的干扰因素,如躁狂发作导致暴食或不能集中精力进食,或自理能力缺陷。

(2)情境因素:威胁性情境;已经丧失和预感将要丧失重要成员;不能适应和预感环境改变。

四、护理目标

不发生因行为不当造成的躯体或物品损害。学会控制和疏泄自己的高亢或焦虑心境。饮食和睡眠改善,穿着修饰得当,能自理个人卫生及衣食起居。能描述躁狂发作的有关因素,认识和分析自己鲁莽、激越行为是病态;能恰当表达自己的需要及欲望,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改善。

五、护理措施

1.安全和生活护理

(1)提供安静的病室环境,引导患者遵守和执行病区安全管理制度与检查制度;将兴奋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影响,并阻止他人围观和挑逗。严重兴奋的患者,应住单间隔离,减少对其他患者的影响,重点监护确保安全。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保证休息。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减少外界刺激,鼓励参加个人喜欢并可以自控的活动,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持。

(3)引导鼓励患者按时料理个人卫生及参与收拾个人病室卫生,对患者异常的打扮和修饰给予婉转的指正,教会他更好地体现个人修养和身份。

(4)让患者单独进食,减少周围事物的干扰,加强监护,防止暴饮暴食。按时督促和协助患者进食足够的食物和水分,如果患者处于极度兴奋激越状态,可在数人协助或保护下耐心喂饭。选择适当的时机给患者讲解饮食无节的原因和危害,引导患者自行控制过度活动,能自行正常进食饮水。

(5)引导患者参与他喜爱的活动,如简单的小手工操作、收拾病室卫生等,并配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

(6)不采取强制性言语和措施,对其过激言行不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应因势利导,鼓励患者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与宣泄激动和愤怒。对其打抱不平行为必须婉言谢绝。在日常沟通、治疗护理,需要与患者发生躯体接触时应谨慎,必要时应有他人陪同。

(7)在急性期医护人员有权查阅患者书信,目的在于防止患者在自控能力下降期间,造成权益损失,甚至法律纠纷。

2.心理护理

(1)分析患者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适当满足合理要求。注意对患者的品德和安全教育。

(2)选择适当时机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感失控是病态,从主观上能够主动调整情感和行为。

3.特殊护理

(1)兴奋(包括躁狂)行为的防范:

①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对有严重躁狂发作的患者应安置于重病室,严加监护,班班交接,并有专人护理,严禁单独活动。

②遵医嘱给予各种对症药物,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③对持续躁动的患者要注意保证患者的营养,每日摄入的水分不应少于3000ml,并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

④对于兴奋患者,也应注意防冲动伤人、毁物和其他意外。检查和治疗时防止损坏器械和用品,不听劝说者应在约束之后进行检查或治疗。

(2)冲动时的护理:一旦冲动,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终止和预防再度发生冲动行为。如难以制止冲动,可隔离或保护约束患者,认真执行保护约束护理常规,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

(3)冲动后的护理:在冲动后,做好事后心理护理,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患者安静合作解除隔离或约束时,仍要解释隔离或约束的必要性。对于受冲动损害的患者应立即妥善处理。

4.健康教育

随着病情的好转,教会患者克服性格弱点,正确对待疾病和面对未来,掌握坚持长期治疗防止复发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沈成亚.住院精神病患者陪护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4年02期.

[2]韩美娟,司丽华,黄蔷微.当今精神科护理的发展方向[J].天津护理,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