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武警总医院江苏扬州225003)
【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几乎均伴有高磷血症,长期高磷血症除了会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维生素D代谢障碍外,还会引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水平对降低病残、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重点将加强综合护理,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饮食及服药依从性,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230-02
1.高磷血症概念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终末期肾脏病(ESRD)及血液透析患者中更为常见,血磷的增高与肾脏病的进展、肾性骨营养不良、继发性甲旁亢以及软组织钙化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也是长期以来困扰临床的治疗难题,在我国HD病人平均血磷水平达到6.2mg/dl,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是患者致死率增加的危险因素。目前治疗高磷血症的方法有3D原则---常规透析、控磷饮食、药物降磷。
2.高磷血症的危害
高磷血症主要是指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排磷能力方面下降而引发的病况。高血磷使1,25二轻基维生素D3[1,25(OH)2D3]活性降低,从而会使得血钙进一步降低。高血磷和低血钙会受到负反馈机制的影响,从而对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产生很大影响,从而也就引发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发生亢进的现象。高血磷通过干扰PTH和1,25(OH)2D3,的代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肾性骨发生营养出现影响不良的效果。从相关研究中可以知道,高血磷也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等,表现为每升高血磷0.32mmo1/L,就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度。如果血磷>2.10mmol/L,很容易引发冠心病患者生命受到很大影响。而增加钙磷1000(mg/L)2,就会直接增加碎死的危险性。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高磷血症和钙磷乘积升高,从而使得内脏和血管发生钙化现象,也就发生了转移性心脏钙化。
从资料中可以知道,慢性肾脏病患者引起软组织钙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磷血症,然后是钙磷乘积升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摄人过多等,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高血磷非常关键。从相关统计中可以知道基本上100%给予磷结合剂的情况下还是会有一半的人员患有高磷血症,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危害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包括改进透析器和透析方式、新型磷结合剂的不断更新,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其原因是因为严重缺乏高磷血症相关认识,不按时服药,同时在透析期间也没有做好有效的监控。患者的血液透析时间长,就会影响钙磷代谢紊乱,其很有可能是和长期高磷血症的刺激以及依从性逐渐下降有很大联系,对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护理的研究。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综合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严重肾功能衰竭的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常规透析患者来说,血磷的控制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3.1给予全面的基础知识干预
医护人员首先要重视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的宣教在治疗中的作用。让病人对自身的病情有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了解HD的原理及重要作用尤其是坚持充分透析的重要性,向病人介绍血磷增高的危害性及副作用,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邀请长期HD治疗且血磷控制较好的患者以身说法,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经验的心得体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
临床经验显示,长期透析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严重的不良情绪会对HD治疗效果产生及大影响,不利于长期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的提高。故要求医护人员坚持每次与患者的沟通谈心中传递相关知识,鼓励病人大胆讲出影响其不良情绪的心理因素,鼓励其倾诉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与负担,积极的帮助病人克服其心理上的障碍,调整不良情绪,积极的按时接受透析治疗。向病人耐心介绍充分性透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病人对高磷血症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充分正确的认识,让患者了解不配合治疗带来的后果,努力让病人自觉、主动及时的接受透析治疗。在平日的治疗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予以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照顾,这对增加患者生活信心尤为重要。平日里加强沟通,了解其思想精神状况,关心其饮食和药物应用的情况,并予以正确的指导。
3.3健康教育
给每位患者建立联系卡并指定医生和护士负责管理,详细了解病人的日常饮食结构、自我控制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成立肾友会并组织学习知识讲座,每2周1次,时间为1h,鼓励家属参与。由相关医护人员采取讲授和幻灯播放相结合的形式为患者讲解高磷血症的原因及危害性及如何控制血磷的升高,饮食控磷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绍血钙、磷、PTH等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及定期检查的意义。现场发放相应的健康宣传材料,图文并茂,易于患者和家属的记忆和理解,面对面交流向患者解答的相关疑问及知识,让血磷控制较好的患者,介绍其控制体重增长和饮食、服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病人的自我管控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饮食管理
(1)食物中的磷。几乎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磷,特别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故医护人员应着重指导患者如何解决好低磷饮食与营养不良之间的矛盾,不能为了控磷而限制了蛋白质的摄取,避免造成营养不良。着重考虑如何降低肠道对磷的吸收和如何在有限的透析时间内有效的清除血磷,着重限制那些既是高磷食物又对透析患者不利的食物,如豆制品食物不仅磷含量高又含有较多的非必需氨基酸,动物内脏和蛋黄不仅高磷且高胆固醇,这些食物不仅对控磷无利且在常规透析时也会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故都应该避免食用。
(2)食品防腐剂。食品添加剂中的磷为无机磷,在肠道几乎100%被吸收。有研究发现含磷的添加剂会每天增加100-300mg的额外磷负荷,常见的含无机磷的食物包括;饮料、速食食品、调味品、快餐、加工过的肉制品(香肠)、奶酪及冷冻烘烤食品等,故这些也是要避免食用。
(3)烹饪降磷的技巧。食品当中的磷可以通过不同的烹饪方法降低含量。在食用前较长时间浸泡会明显减少其中的磷含量,通过此方法可以减少51%的蔬菜、48%的豆类、70%的面粉和38%的肉中所含的磷。但这种方法会大大降低食物的口感且耗时,所以患者的依从性差。煮沸是另一种会充分降低食物中磷含量的有效且可行的方法,但降低的程度与煮沸时的用水量、时间和食物的切碎程度都有关。煮沸且几乎不会丢失食物中的蛋白质,从而使食物的磷/蛋白质比值更佳。举例:煮鸡蛋时弃蛋黄,吃蛋白;水煮肉时将肉汤弃去,食肉,少喝肉汤;捞米饭等。
3.5用药指导
在进行治疗时期需要合理的控制血磷用药指导,因为磷结合剂种类繁多,对此患者需要定期的进行生化检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方法进行服用。服用钙磷结合剂者,应监测血钙、钙磷乘积,血钙>2.54mmo1/L,钙磷乘积>65~70(mg/L),时,应减少钙磷结合剂的剂量,或改用非钙的磷结合剂。碳酸斓与磷结合力强,没有什么毒性,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结合食物中磷酸盐,碳酸斓须在餐中或餐后立即服用,同时要嚼碎。新一代钙敏感受体激动剂西那卡塞可降低传统治疗方法无法控制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血PTH水平,同时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和钙磷乘积。
总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几乎均伴有高磷血症,长期高磷血症除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还会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水平对降低病残、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景红,宦红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J].中国血液净化,2009,10:533-535.
[2]韦剑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4,06:286-287.
[3]丁红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