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龙李凤伟刘明阳(望奎县人民医院152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1月-2011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因溃疡穿孔而就医的2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效果显示,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吞咽困难症状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满分50分,患者手术治疗前吞咽困难症状评估分为37.85-4.5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为27.75-2.4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评估分,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优越性。结论临床采用手术方式切除胃肠间质瘤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在第一时间控制病情持续发展,迅速缓解患者临床出血的状况。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手术【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5-0277-01
胃肠间质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病于胃肠道间叶组织,该病好发于老年患者,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性,胃肠间质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胃,仅有10%-20%发生于小肠,发生于食管的患者仅占5%左右,其他部位如肠系膜、网膜发生几率低于2%,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后85%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仅50%[1]。2011年1月-1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22例,22例患者经诊断及鉴别诊断后行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1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22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0岁,患者临床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等症状,患者就诊原因多数是溃疡穿孔。患者临床过X线钡餐显示边缘整齐、圆形充盈缺损,中央可有“脐样”溃疡龛影,或表现为受压、移位[2]。
1.2方法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可行局部切除或楔形切除,切缘距肿瘤边缘应超过2cm。
1.3统计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数据资料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经手术治疗后,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吞咽困难症状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满分50分,患者手术治疗前吞咽困难症状评估分为37.85-4.5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为27.75-2.4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评估分,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优越性。
3讨论胃肠间质瘤发病初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临床出现的特异性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具体位置的不同,通常情况下无特异性,患者临床胃肠道出血较为常见,相对于肿瘤位置位于贲门部时,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征象,患有胃肠间质瘤患者由于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往往因溃疡穿孔而就医,溃疡穿孔的形成可导致患者出现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胃肠间质瘤患者经过体检可发现分患者可触及上腹部活动肿块、表面光滑、结节或分叶状,典型的GISTs免疫组化表型为CDll7和CD34阳性。少数病例(5%~7%)CDll7阴性,此时胃肠问质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基因突变类型检测,80%以上的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基因突变类型是KIT或者PDGFRA的突变。DOGl(discoveredonGIST-1)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在GIST中特异表达的一种细胞膜表面蛋白,目前被认为是一个特异性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标准,尤其适用于CDll7以及KIT和PDGFRA突变基因检测阴性的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
胃肠间质瘤诊断应与胃肠道平滑肌瘤/肉瘤区别鉴定,胃平滑肌肉瘤生长快,通常位于胃底,直径常大于3cm,伴溃疡、大出血,或可伴严重贫血、血性腹水。平滑肌瘤常位于胃体及胃窦部,纤维胃镜可协诊。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有时与GIST难以鉴别诊断,诊断最终仍需依赖于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胃肠间质瘤表达方式大多呈CDll7和CD34弥漫性阳性,而平滑肌瘤/肉瘤表达呈CDll7和CD34阴性。
胃肠间质瘤直接大小不同,最小胃肠间质瘤仅1厘米,最大可长到20厘米左右,绝大多数的胃肠间质瘤没有包膜包裹,偶有假性包裹通过检查可看出,相对于体积较大的胃肠间质瘤可伴随囊性变、坏死、局灶性出血等现象,穿刺后肿瘤破裂,严重者形成溃疡。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胃肠道间质肿瘤,胃肠道间质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采用局部切除或楔形切除,胃肠道间质肿瘤直径在3~5cm宜行楔形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术,切缘距肿瘤大于3厘米。对于术后高度复发风险、手术难以切除或切除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应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治疗[3]。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动力学显示其对可酪氨酸激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原发性耐药或继发性耐药患者应接受舒尼替尼药物治疗。舒尼替尼与甲磺酸伊马替尼同为术后常用药,但其药性强于甲磺酸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的目标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CDll7,KIT,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和PDGFRp,作用谱广,舒尼替尼可以作为伊马替尼耐药的一线替代药物。
通过本研究显示,经手术治疗后,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吞咽困难症状评估,患者手术治疗前吞咽困难症状评估分为37.85-4.5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为27.75-2.4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评估分,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优越性。说明手术治疗能及时控制病情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王何辉.胃肠间质瘤55例临床诊治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4,18:32-32.[2]王巨義,辛芝,孔棣.31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05:470-473.[3]公红磊,林惠忠,赵鹏,李思源.118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04):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