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重庆市开县汉丰四校罗亚辉
【中图分类号】G648.25【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10-0020-01
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训练过程,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获得朗读的技能技巧,从而形成言语能力。如何对朗读训练过程进行优化呢?
一、授之以“渔”,举一反三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方式须“多”。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例如:《钓鱼的启示》一课中,这几句话:“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于是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句中的“盯”字,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什么?学生纷纷动脑思考,这时,有同学就开始发言了,父亲也在犹豫放还是不放?所以父亲看了好一会儿,我们要读出犹豫的语气来。父亲把目光转向我说话的时候,父亲已经决定把鱼放掉,我们就应该读出坚定的语气来。2、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我重点抓住第7自然段来练读。先出示图,引导学生看,让学生先观察课文的插图,了解开国大典时的那种隆重的,喜庆的气氛。感受三十万人参加大典的那种壮观。再激情练读,读出大典的宏伟的气势。再引导学生联系第七组课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了解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后,新中国的成立给人民带来的兴奋和激动。3、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教师每一次指导学生朗读都要考虑到朗读训练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方法,读后如何进行评价等。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基本上把握了朗读的方法、技能,此时,应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读法,学生得法勤奋练习,朗读水平提高一定很快。
二、抓文章特点,适机训练
(一)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例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看录相,看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个字说出作者的感受,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悲”字。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老师告诉学生:文中的景物都蕴涵作者的这份“悲”之情,再让学生读,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痛心之情。
(二)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据以传情达意。例如“……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这段话中,“只好”、“吞了”、“猛敲”、“冲向”这组词用得非常形象、准确,这里“只好”表明了林冲被迫应战的谦让精神,而“吞了”、“猛敲”、“冲向”则可以看出洪教头的傲慢,心急气盛。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读得有声有色。
(三)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我们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称得上是佳作,其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
一堂生动的朗读训练课,应是目标清楚而富有层次,训练方法简单而富有成效,训练过程简明而又具有风格,这就是我们需要追求的高效率的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