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策略例谈
张光河北省宁晋县四芝兰镇中心小学055550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成性”的教学,不再是完全根据课前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是教师、学生、教学文本、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因素交互作用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实际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会成为课堂上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作为一线教师,结合平时的实践和思考,我觉得在当前设计教学预案的实践中,以下几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
一、生成要利用好课程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课程资源,没有合理的课程资源,就不会有课堂的生成。但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许多教师却不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各种信息不能很好地收集和处理,而是随意地创设没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之后就去人为地搞课堂生成,结果课堂生成离开了课程资源作为基础,生成活动就成了形式,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也就不可能提高。
【案例】我执教阅读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一课时,根据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课前知识储备极为丰富的特点,出示课题后,即让学生交流对彭德怀的了解。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滔滔不绝,他们对彭爷爷的了解远远超过了我的估计。此时,让学生停下来去阅读课文,学生们却仍沉浸在讨论中,欲罢不能。待学生按要求勉强读书后,又觉得课文内容没有他们所了解的丰富、有趣,于是对读课文反倒没了多大兴致。教师开发而得的资源极为丰富,本意在于缩短学生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距离,萌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主动走进文本积极阅读思考,但为什么利用起来,效果却适得其反呢?究其原因,正因为教师设计教学预案时没有认真思考如何利用课外资源及处理好课外资源与学习教材文本的关系所致。
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课堂的生成离不开阅读资源,阅读教学的课堂生成是在学生活动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要很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生成课堂,首先教师就要选择好阅读材料。对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做到:一是选择的阅读材料要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要适合不同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既不能选择内容太难的阅读材料,也不能选择太简单的阅读内容;二是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资料,现在的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选择很看重兴趣性,没有阅读兴趣,再好的材料也不会达到很好的阅读效果;三是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通过反复阅读、重点阅读等多种形式去指导学生阅读,要及时地反馈阅读效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二、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新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基于学生的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立足点。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生成性、活动性,就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去主动探究,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引导、点拨。如阅读教学,不再是教师要学生去读什么,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去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去主动阅读。因此,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方向。
【案例】我在教学《夜晚的实验》时就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探究学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很有新意的问题。
1.这一实验是谁做的?为什么在夜晚做?
2.通过实验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恩惠?
3.如果将蝙蝠的耳朵堵上结果会怎样?
学生讨论时我发现,有的问题是我事先就能考虑到的预设的问题,有的是课堂中自然生成的问题。第1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到了,教科书上的“课后题”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我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来研究。通过深入阅读,不仅解决了重点问题,也连带解决了其他的一些问题。第3个问题是我原来没有准备的,这就是生成性问题。生成性的问题多了,这个课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成性课堂,不再是教师事先就安排好的程序。
三、关注细节,形成亮点
语文课本的文章是由字词和段落组成的,要引导学生阅读好课文,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字词教学和文章段落内容的分析。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阅读的基本前提,不掌握好字词,就没有办法阅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字词入手。
【案例】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时,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见过黄果树瀑布,所以就没有那种感受和体验,教学起来会有点空虚的感觉。这时就可用课件来演示。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和壮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再找去过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学生做介绍,引导学生讨论,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学预案的设计是建立在教师主观经验基础上的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构想,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意外问题、不期而至的精彩、瞬间即逝的火花……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我们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尽量设想一些应对、调控的措施,让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充满“顺学而教”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