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儿童的美术课应该关注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低龄儿童的美术课应该关注的问题

蒋金梅

蒋金梅

(永胜县片角乡中心学校云南永胜674206)

低龄儿童的美术课教育是人的教育,美的教育,是情的教育,是情的渗透,是爱的流露。用“情境教育”融入美术的无痕教育,把大自然的无限美好,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诗一样语言的描述或场景的设置,让孩子置身其中,萌动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和震动,在情感的驱动下启动想象,激起灵感,调动潜能,去点燃智慧的火花,去创造丰富奇异的世界,这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儿童是生而知之的,实际上是生而不知世故,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保持着一种没被雕凿的原创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是艺术孜孜以求的珍贵内核。人们也常说:“童言无忌”。童言表达了儿童那一种发自内心,天真无邪,无视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鲜活的言语,童言虽不全都是正确的语言,然而童言中却不乏智慧的闪光。但是,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当成人世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时地对他们的思维产生影响时,他们的心理就会变得丰富与复杂,那种质朴纯真的原创精神会逐渐削弱,儿童绘画的特点也随之逐渐消失,这也是自然规律。

1.关注低龄儿童的特点

低龄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尚不健全,脑、心、手的配合也不够完善协调,对比例,结构,不能准确把握,画出来的形象、线条、构图在整体表达上常常具有主观意识,对所画物象达不到严格的形似,这是完全正确的,甚至更是一种不自觉地创造,美术教育的责任是适时启发,因势利导,以利儿童能更全面地把握做自己。这种教育方法好似“顺水推舟”既有顺水漂流的自然条件,又有推波助澜的人工条件,只有两方面结合起来,儿童绘画的航船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绘画中创造力的获得和提高,并不单纯是“教”出来的,让儿童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受到美的熏陶,是开掘孩子蕴藏的艺术潜质的有效途径。只有让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在孩子的心灵中相互交融,才能培养具有全面思维的创造者。美术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在儿童的心灵中保持着一种没被雕凿的原创精神。

(绘画是儿童天性的释放,智慧的闪光。)绘画是人类天性自然释放,儿童画画就是做游戏,就像男孩子舞刀弄棍,好孩子唱歌跳舞一样,是玩的内容之一。孩子最初画画完全是受自身心理和生理因素驱动,他们不受成人世界艺术概念的约束,主观的把眼前的形象描绘极为简约,用单纯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合画面。有专家说,把那些恣意纵横,洒脱无羁的儿童绘画放到现代派艺术大师的作品中进行比较也毫不逊色。这是因为儿童绘画的内在气质中蕴含着人类遗传的基因,就像原始洞窿壁画、彩陶艺术都带有人类童年时期的印泥,保持着质朴和纯真本色一样,而这些质朴本色和原始天性也正是现代派艺术大师们着意追求的内涵。

2.关注开发儿童的艺术潜质

既然绘画是孩子们的天性,而不是某个天才小画家的独有专利,是不是就可以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而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来认真研究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途径。

人类通过两条途径理解和把握世界——理性能力和感性能力。现代思维科学告诉我们,思维过程包含符号元素的处理和符号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这些元素和词语,有抽象和概念这样的理性因素(逻辑思维),也有具象和想象这样的感性因素(形象思维),这两个因素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创造感人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促成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绘画活动是一种发挥想象的形象思维活动,当孩子进行逻辑思维活动的同时,有形象思维的参与,儿童的理性能力与感性能力的发展将会更趋协调。

3.关注低龄儿童美术课的设计

美术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它追求的是情感与技巧的融合,个性的张扬,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情感的独特性。如此等等,都需要通过作业实践来检验教学的效果。而且,作业实践过程对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学习习惯也是最有效的。为此,在美术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尤其重要。如何使美术作业内涵盖面广,能有较大想象探索余地。其表现手法具有选择性,开放性,能适合不同个性和不同程度的学生,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使学习成为有趣味的,灵活的,同时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轻松体验,去有效探索。在新教学观的确立中也谈到:当教学内容能够以多种形式来呈现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思考不受限制时,学生学得最好。

4.关注自身的能力

作为少儿美术教师的一种体验,我认为做一个美术教师不难,当一位合格的少儿美术教师难,然而,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儿美术教师就难上加难。面对纯洁无暇的孩子我常常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唯恐由于自己的不慎会给孩子造成“善意的伤害”,看着他们纯真可爱的笑脸,纯净透亮的眼睛,我会经常把目光移出画面关注画外,带着深深的情感,去体味和检验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是否快乐。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儿美术教师,应具备美术教育的教学才能和美术创作的技能。对教学课例的设计和创造,编造出生机活力的教程。具有优秀人格品质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无形的感召力,关爱学生和善解人意,为学生的成功而欣慰,熟知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愿意倾听学生的经历和故事,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向导。因此,少儿美术的启蒙教师首先要认识这一事业的重要性。

只有美术教育成为生命,灵魂的教育,成为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成为张扬个性,释放自由精神的舞台时,这才是美术教育。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美术的灵性,因而教师亦得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