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

何松

何松(雷波县城关小学四川雷波616550)

【摘要】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方法因人而异,师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提倡愉快教学,尝试“兴趣教学”,在课中要从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争取在一种轻松愉快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到练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中有成。

【关键词】如何激发;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是教师探讨的课题,下面是肤浅认识供参考。

1.了解学生心理特点

①因受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传统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接触很少,他们只是在媒体里有一些简单的了解,而这些体育项目展现出来的运动美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却对学生时时刻刻产生着吸引力,且有很强的新鲜感,能引起学生的豪气。有了好奇,就有兴趣了解、模仿、学习、体验其中的乐趣。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需要将旺盛的精力向外释放的途径。体育运动大多数是一个身体的实践活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它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先天条件。③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好胜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竞争心理,是证明自己最棒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好胜心理具体表现为对体育比赛的兴趣和取胜的向往,学生这种好胜心理能保持和巩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精心安排和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中,所安排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足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游戏是首选内容。如:小猴摘桃、小猫钓鱼、猫捉老鼠等。这些游戏充满童趣,符合儿童的心理,光从题目上看,能感觉出它的有趣,这些游戏又包括了奔跑、躲闪等技巧在内。但在实施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为游戏而游戏,也不能把有趣的游戏上的枯燥乏味,更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玩。体育教师要不断地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增加要求,提高难度,使学生始终处于兴趣之中。

3.采用创设情景思维训练法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思维训练法要求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不断了解各个专业特点及公众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习创造力,为今后工作及自锻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教学“立定跳远”时,在课的开始创设情景“小青蛙学本领”激发参与活动的欲望,注意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其模仿小青蛙是怎样跳的,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一个个活泼的小青蛙”都跳起来了。

4.采用寓教于“玩”的教学方法,激发运动兴趣

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在“玩”的过程中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如:教学“原地投掷垒球”时,先用自制的“纸炮”进行自由摔打,在摔打中玩,从“玩”中学会投掷垒球时快速用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使学生在“玩”中掌握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实现教学目的。

5.通过比赛来培养学习兴趣

要较全面地激发和提高兴趣的持久性,就应该对每个学期所学的重点教材进行质评和技评的教学比赛,即在同年级各班和本班中进行分项,开展评比活动,宣传典型,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按项目进行水平分级比赛,差和差的比,一般和一般的比,好的和好的比,看谁掌握技术快、升级快,当堂评比,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这样既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看到进步,又能提高努力掌握技术、技能的信心。同时明确指出,别人能完成的,也要争取完成,用学习竞争方法来激发热情,培养兴趣。

6.重视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无处不在,转化有困难的学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中,师不能埋怨学生笨。要鼓励,不能挖苦;要关心,不能歧视;要爱护,不能打击。当学生胆怯时,要安慰他,不要怕,老师和同学给你保护,当学生没有信心时,鼓励他别担心,当学生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或不想克服时,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如:教学“运球”时,先要求学生“原地拍球”,然后是行走运球,行走运球大多数同学很快掌握,但个别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如果把时间都用在辅导这几个学生身上,耽误了大多数的同学,况且一节课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学会。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感到学有所得,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把教学计划做了调整,由“行走运球”改为“行走运球加原地拍球”,让掌握了运球技巧的同学进行行走运球,没掌握行走运球的同学配合那些人原地拍球,这样既保护个体差异学生的自尊,又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7.体育教学模式更注重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拓宽了健康的定义,强调学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多维的健康观。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运动的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①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②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③其实培养运动兴趣,只需要学生,多参加一些运动,但是不是过于累的,而是一点点的让他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不是每一天都做一些枯燥乏味的运动,要经常变更,挑选一些有益于成长、而又有益于学生身心的,更重要的是比较有意思的,最好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增加兴趣!

8.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如:一年级有位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差,特别是身体协调性很差,上跳绳课时,他不会跳绳,同学们都笑他,他自己也不愿意再练习跳绳了。针对这一点,对他单独教学并树立自信心,他稍有一点进步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同学知道他进步了,他能行。渐渐地,对自己有了信心,从一个都不会跳到会跳一下了,两下了……最后考试时,1分钟的短绳可以跳60多下。有这么大的进步,在全班表扬了他,同学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可见,教学过程中,师应起好组织、启发、引导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应该让学生在更多的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更多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并从中培养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总之,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方法因人而异,师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提倡愉快教学,尝试“兴趣教学”,在课中要从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争取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到练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中有成,这样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新课标和体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