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患者人文关怀探索与实践

/ 3

康复期患者人文关怀探索与实践

胡飞权欣于家琪赵慧敏付雅南王秀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护理美的精髓。本文全面的探讨分析了康复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提出了康复期患者人文关怀必须从护理基础教育抓起,并在实践中帮助护理人员建立人文关怀理念,提升护士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纳入医院管理,创建人性化护理服务管理制度,为医务人员和病人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就医氛围。进一步阐述了康复期患者人文关怀的缺乏对患者早期恢复、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及人文护理的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康复期;人文关怀;实践

随着经济、科技和现代医疗条件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与价值,在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基础上逐渐地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工作中。人文关怀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般认为发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护理人文关怀也就是人文护理,也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1],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目前各医院都十分重视住院病人的人文关怀,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但是针对康复期病人,由于其疾病或理化因素造成的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改变已基本修复,药物治疗也已基本结束,病人进人了健康好转或功能恢复阶段,医务人员往往忽视了对这类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处于此阶段的病人由于长期住院或康复护理活动,自身容易产生厌倦或懈怠情绪,且患者家庭因长期疾病关系,亲属和朋友等支持活动减弱,或者由于病人自身的焦虑情绪等极易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疾病恢复程度,因此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康复期病人的人文护理服务。

1.护理人文关怀的发展

技术与人文是医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技术,医学没有躯干;没有人文,医学没有灵魂。现代护理学上论述的“护理人文关怀理念”来源于1979年美国护理理论家JeanWatson的著作《护理,关怀的哲学与科学》(Nursing:ThePhilosopyandScienceofCaring)。她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2],讲哲学中“人的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入到护理学“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的内涵之中。20世纪60年代初,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提出自我实现的理论,从人的需要、动机出发,进行需要层次分析,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其后罗杰斯又把人本主义心理学推广到医学教育和临床应用领域,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关怀模式,人文关怀理念养成是长期工程[3],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关心病人,更应关心全人类的健康。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护理学家提出护理的本质是关怀。1998年,美国高等护理教学会首次明确将人文关怀列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观,并提出利他主义、独立主义、人性尊严、忠于职守和社会公正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随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20余所世界一流的护理院校都将“护理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与专业人文精神培养“列为第一培养目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宣扬人文关怀的礼教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家族、家庭教育中,则表现为充满人性温度的关怀理念。司马光《居家杂仪》:“凡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侧。亲调尝药饵而供之”。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更是集中表现为以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的医德。中国医德在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代表人物灿若群星,著述多而精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宋代林通在《省心录·论医》中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死生之系”。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它关注的是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因此医学获认为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医务人员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中国古代将医学称为仁术,医务人员有“仁爱之士”的称誉。古代由于缺乏缓解病痛的手段,因此医务人员在竭力为病人寻求缓解病痛的措施的同时,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然而医学在20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诊断治疗将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转移到致病原因。为了更有效地诊症,建立起不同的专科,病人简化为“一部需要修理的生命机器”。虽然对病人的关照依然提及,但那已是现代医学技术范畴之外的事情。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医学取得辉煌的成就的同时,对医学失望气氛却更浓。为此,医学需要新的转向,需要重新定义其目的,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注。医学不仅仅只是对疾病的治疗,而且更需要对病人的关怀和照料。人文关怀首先应用在患者的康复护理中,人文关怀就像是久旱时节的一场雨,带来希望与帮助,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与尊重,感受到被重视的照顾;通过各种暗示让患者重新对生活对未来怀揣希望,对于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来说,在尽力恢复躯体功能的同时,他们更需要心理重建,重新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很多患者非常焦虑,这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对于康复患者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患者的心理也会在人文关怀中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对治愈与康复有了极大的信心,这种信心也是健康的关键。

2.康复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2.1以精湛的医术,过硬的医德素质为基础

在医学领域,技术与人文缺一不可又相辅相成,没有人文关怀的医术是空洞而又苍白的,没有精湛技术的人文是肤浅而又无力的,无论何时,医护水平对于患者来说永远都是最直接最根本的需求。医德的本质是通过医务人员对社会职责的履行,来保障和维护医疗职业的存在和发展,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4]。精湛的技术保证患者接受合理的治疗,保证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保证患者的健康值得托付。过硬的医德素质对病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的安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人文关怀始于沟通

护患沟通中有效地运用人文关怀,可以促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消除其孤独、空虚情绪,化解其忧虑和悲伤,从而使患者精神振奋,维持正的精神心理健康状态[5]。在医患沟通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了解疾病的治疗进展和变化,增强患者信心,让患者拥有康复的信念,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依赖,从而齐心协力更好的康复。

2.3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医护人员首要就是责任感,要明白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肩负的是生命,是健康,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东西。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以自己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娴熟的操作技能及丰富的护理知识获得患者的信任及支持,做到护患双方互相理解、互相认同、互相支持和互相配合,以保证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减少护理差错、避免护患纠纷,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从而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所以身为一名光荣的医疗工作者,一名白衣天使,我们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医学负责。

2.4全面评估,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全面评估,针对不同的患者的提供个性化服务。所谓“个性化服务”就是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致力于满足不同的多元需求。做到因人而思、因人而护,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7]。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份、家庭情况实行不同的人文关怀。因病而异,针对患者的病情,结合个体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法。因治疗而异,根据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变化和治疗效果适时调整,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5“以病人为中心”始终是医疗康复的核心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宣传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关怀的理念,掌握人文关怀方法,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从内容、对象、方法、途径入手,提高人文关怀的实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人文关怀逐步凸显其价值,逐步体现其与康复中心的地位。人文关怀是这个时代医学的发展途径,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学习人文关怀知识,构建人文关怀理念、培养人文精神,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患者,献身于学习,为解除人类的病痛,为维护人类健康和医术的圣洁而努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奋斗终生。

3.讨论

3.1人文关怀有利于康复期患者早期康复

康复期作为整个恢复健康的关键时期,不仅包括机体恢复,也包括心理治愈,作为康复期的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需求作为医疗服务的目标,一切都以患者的需要作为康复护理的出发点,竭尽全力尽其所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参与到康复期的护理中,使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康复期,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3.2人文关怀有利于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

人文关怀是在特定的时间与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精神体验的一种道德法则,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人格得以升华[8]。人文关怀的核心是根据患者不同需求,尊重患者人格,积极倡导人道关怀的护理职业理念,如果缺少人文关怀不仅不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更不利于护士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应包括熟练应用人文关怀的能力,能够促进康复期患者具备“坚信自身生命具有存在价值”的精神力量[9]。

3.3人文关怀有利于人文护理的发展

现代护理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此模式的影响下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学者开始反思自身的专业价值、地位及研究领域等内容[10],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并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逐渐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斌全.护理人文关怀与健康新概念[J].护理研究,2003,17(1):2.

[2]LeiningerM.Caring:anessentialhumanneed[M].Thorpfare,NJ:CharlesB,Slack,1981:24.

[3]刘玉馥.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路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76.

[4]蔡定彬.医德与医术的辩证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03):385-386.

[5]李小寒.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6]周先利.护士职业责任感及服务行为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探讨[J].激光杂志,2011,32(03):87.

[7]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393.

[8]李小妹.关怀与护理专业[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1):498-501.

[9]PilkingtonFB.Theconceptofintentionalityinhumansciencenursingtheories[J].NursSciQ,2005,18:98.

[10]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4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