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南盛杨海英(东莞市谢岗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059)
【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的改变及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胶体金法对我院于2006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1日收治259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的心肌酶谱和心肌损害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59例患儿入院24h内有70.3%心肌酶增高,心肌酶增高患儿的心肌损害发生率为48.4%;治疗1周后,心肌酶异常患儿的心肌酶和心肌损害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异常增高率和心肌损害发生率均较高,但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可降至显著降低。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胃炎心肌酶心肌损害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371-01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本病经过粪口传播,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初常伴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1]。除侵犯消化系统外,还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损害,尤其是心肌损害,严重者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甚至猝死[2]。笔者我院于2006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1日治疗25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心肌酶谱和心肌损害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于2006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1日收治259例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符合1998年5月北京全国腹泻病防治研讨会制定的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3],并且均经胶体金法测定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既往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肝肾疾患、脑炎、中毒性脑病等。男158例,女101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2.6岁;大便次数>5次/d,蛋花汤样或水样,无脓血,便常规WBC≤5个/HP,病程2~9d。临床表现:发热133例,呕吐129例,腹泻≥10次/d者124例,伴脱水91例(轻度18例,中重度7例),伴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41例。
1.2观察方法
应用胶体金法,即采用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检测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对确诊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当日或次日采静脉血送检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测定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CK-MB)。心肌酶谱异常者,作心电图检查。治疗1周后复查一次,直至正常。
1.3心肌损害的判定标准[4]
心肌酶增高伴或不伴心电图异常,CK-MB升高(>30U/L),且CK-MB/CK大于0.06,表明存在心肌损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若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59例患儿入院24h内有182例(70.3%)心肌酶增高,182例心肌酶增高患儿的心肌损害发生率为48.4%;治疗1周后复查,心肌酶异常患儿的心肌酶和心肌损害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具体结果见表1,2。
表1259例患儿住院24h内和1w后心肌酶谱的改变(n)
3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机制是轮状病毒可以在小肠黏膜分化上皮内复制,导致急性、自限性腹泻[5]。轮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可通过病毒血症和(或)抗原血症途径、淋巴管途径播散,导致肠道外病变。可累及多系统脏器,其中以呼吸系统并发症最为多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多见。CK-MB几乎只存在心肌内,因此是心肌损害更特异及敏感的指标。它作为心肌损害诊断及病情转归的重要监测指标已被广泛使用。临床工作中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要高度警惕心肌损害。必须做心肌酶谱检测。尽早用大剂量维生素C或果糖进行营养心肌治疗,可减少或减轻心肌损害的程度。通过观察,治疗1周后复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绝大部分心肌损害的患儿可完全恢复正常。所以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心肌损害是一过性的、可逆转的。
参考文献
[1]郑凤莲,霍开明.心肌酶谱测定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脏损害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3):239~240.
[2]MorrisonC,GilsonT,NuovoGJ.Histologicdistributionoffatalrotaviralinfection:Animmunohistochemicalandreversetranscriptatseinsitu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alysis[J].Humpathol,2001,32(2):216-221.
[3]全国腹泻病防治研讨会.轮状病毒肠炎[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4]张乾忠,吴铁吉.专家座谈会: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
[5]Perez-Sehaell,GuntlnasMJ,PerezM,eral.Effieaeyoftherthssarotavirus-basedquadrivalentvaceininfantsandyoungchildreninVenezuela.NEngIMed,1997,337(17):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