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物体表面污染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物体表面污染调查

黄淑萱

黄淑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为了解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我院物体表面污染的情况,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常规方法,对我院各临床科室的治疗桌面、治疗车、床头柜、床沿、床头和门把手做了随机污染的抽查并进行了细菌学监测,标本培养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部分进行培养鉴定,部分细菌用VITEK-32和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取标本189份,共培养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9株,污染率为10.05﹪,其中以床头柜9株占47.37﹪,其次床沿6株占31.57﹪,床头2株占10.53﹪,门把手2株占10.53﹪。结论:应重视对医院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毒,特别是那些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清洁消毒仍然是消除细菌、减少交叉污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物体表面污染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146-0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是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亦常寄居于人体的呼吸道及肠道,为条件致病菌,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好发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1]。随着各种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及辅助医疗设备对人体治疗的进展,该菌的感染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医院感染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细菌的耐药性常使治疗无效,感染加重,甚至死亡。为此我们于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对临床科室的治疗桌面、治疗车、床头柜、床沿、床头和门把手污染进行抽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对各临床科室的治疗桌面、治疗车、床头柜、床沿、床头和门把手做随机污染的抽查并进行了细菌学监测,标本189份,共检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9株,污染率为10.05﹪。

1.2标本采集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横竖往返涂抹,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减去手接触部分,小的物品用棉拭子涂擦物体整件,采样后将棉拭子装回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用力震荡80次,标本送检后按无菌操作规范接种血液琼脂平板同麦康凯琼脂平板36℃恒温箱孵育培养。

1.3细菌培养和鉴定标本常规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均进行革兰氏染色、触酶、凝固酶、氧化/发酵试验及系统生化鉴定,部分细菌用VITEK-32和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

1.4质量控制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为质控菌株。

1.5培养基及药敏纸片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药敏纸片为oxoid公司产品。采用纸片扩散法方法,结果判定按照2000版NCCLS判定标准。

2结果

通过对临床各科室的治疗桌面、治疗车、床头柜、床沿、床头和门把手污染的抽查,取标本189份,共培养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9株,污染率为10.05﹪,其中以床头柜9株占47.37﹪,其次床沿6株占31.57﹪,床头2株占10.53﹪,门把手2株占10.53﹪。

3讨论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以正常寄生在人体的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以及进行侵入性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内源性或外源性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往往发生在长期住院或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患者,且病情较重。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侵入性治疗技术的日益普及,原本是环境滋生菌的非发酵菌演变成为机会致病菌[2]。我院使用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为100%,米诺环素为7.2%,磺胺甲噁啜/甲胺苄啶为11.2%,左氧氟沙星为10.2%。舒普深9.1%。亚胺培南耐药率如此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产生L1及L2型β-内酰胺酶,两者均为可诱导酶,前者属于金属β-内酰胺酶,后者属于丝氨酸活性酶,L1型酶是该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的主要原因[4]。据本次调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舒普深、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者可选择酶抑制剂抗生素联合复方新诺明或米诺环素治疗。物体表面细菌种类大部分为人体常居菌,人体常居菌对于健康人来说它们无致病性。但对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极易引起感染,不容忽视。病原微生物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越长,感染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概率越大。医院的住院患者,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患者及陪护人员多,各种潜在感染和带菌者情况不明,导致其环境污染严重[3]。除此外必须注意避免由脏的清洁剂或抹布引起的对环境的交叉污染。由于环境监测困难,难以消毒管理,加上患者由于疾病及接受各种治疗,机体往往处于抵抗力低下状态,使得有更多的机会让细菌进入非居住部位或是进入正常机体无菌的组织器官引入感染。物体表面的污染在病原微生物交叉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境物体表面有助于耐药菌的传播,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控制教育与技能培训,增强消毒意识和无菌观念;实施有效的隔离,环境清洁消毒,不断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定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只有根据环境和患者感染特点,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强消毒工作的法制化管理,才能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燕青,钱小毛,金海勇,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50-151.

[2]陶兴和,朱以军.下呼吸道感染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75-277.

[3]TalanDA.Infectiousdiseaseissuesintheemergencydepartment[J].ClinInfectis,1996,23:1-14

[4]时东彦,姜慧卿.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的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