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265323
“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求,实现“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的转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跃、高效。
下面,我就以个人之见,浅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一、起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期盼心态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到生活中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富有活力与灵性。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可以设计小朋友明明在麦当劳过“六一”儿童节的情境,当课件出现麦当劳的时候,学生那个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再让他们猜猜明明、爸爸、妈妈各买什么,各花多少钱的时候,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老师稍加点拨,完整的算式就列出来了。
2.创设质疑情境,激发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的。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情境图,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序标上序号,然后谈话:“老师不看图,同学们只要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考考老师。”接下来学生问老师答,当我很快地说出答案时,学生们都惊讶地望着我,在急于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启发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的兴趣。
3.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求知欲
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创设轻松、愉悦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小白兔在买烧饼的路上被狐狸三兄弟的烧饼广告弄糊涂了。广告分别是:狐老大的240元可买40个烧饼,狐老二的480元可买80个,狐老三的60元可买10个。小白兔到底该买哪家烧饼最合算呢?这样的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引导探索,创设情境,诱发领悟心态
1.运用学具操作,创设活动情境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起手、眼、口、脑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凯旋门等。教师讲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我们来做一回小小建筑师,造一幢你喜欢的房子好吗?学生的创造欲望被激发,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搭积木中去,在搭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现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之后又创设让学生“滚一滚”“摸一摸”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使原本比较抽象的平面、曲面的数学知识很容易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引发学生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2.利用知识魅力,创设探究情境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发现、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探索数学知识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中,教师先让学生指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把这些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变换位置如:234、243、324、342、423、432。让学生检验:数位变换后,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为什么还是3的倍数?”随着一片惊奇声,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急切地想去探求其中的奥妙,参与思维活动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三、强化效果,创设情境,诱发愉悦心态
1.精心设计练习,创设“成功”机会
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性强,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的练习,让每个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的强化训练,创设让全体学生经过一番动脑和动口后,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经过学生的讨论及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7×2=……
这样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找新方法的积极情绪。这样给全体学生都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及时评估,满足“好胜”心理
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地进行评估,可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励学生进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愉快发展。课将结束前,采取积分、评比、象征性奖励等形式,“犒赏”本课学习中表现积极、有显著进步者。而对思维迟疑、反映缓慢和出现错误的学生,则应给予善意的指正和信任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