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德1鱼灵会1于灵芝1赵惠2宋建成1王丽华1程涛3陈积慧1付旺宁1王剑1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兰州730020)
(2陇南市中医院746000
(3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730000)
【摘要】目的:探求针刀松解枢椎棘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43例采用针灸治疗,B组45例采用针刀松解枢椎棘突方法。结果:A组治愈率60.47%,B组80.0%,AB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松解枢椎棘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确切。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枢椎棘突针刀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70-02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vertebralarteriopathy,CSA)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将CSA患者随机分成针灸和针刀2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临床病例全部来自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门诊以及住院部治疗的CSA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之间均具有可比性。
表1A、B、C三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及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拟定[2]。
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颈性眩晕。
②旋颈试验阳性。
③X线摄片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④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方面的症状。
1.3研究必需品
药品: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材料:碘伏消毒液、医用棉签、定点笔、创可贴、无菌手套、帽子、口罩等;
器械:汉章牌4号针刀、针刀专用治疗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场所:兰大一院东岗院区中医疼痛康复科、彩超室、检验科。
2治疗方法
2.1A组(针灸治疗)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3]中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制定。主穴:颈夹脊穴、百会、风池、肩贞等穴。配穴根据症状部位、证型加减:足三里(双侧)、脾俞、胃俞、丰隆(双侧)、太冲(双侧)每次单侧选4-6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针刺部位严格消毒。取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针刺,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留针30min后出针。
针刺治疗10次为一疗程,体息1d,2疗程后评价疗效。
2.2B组(松解枢椎棘突)
2.2.1体位:俯卧于河南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XYST-9型手法按摩床(针刀专用治疗床),放低床头,让病人曲颈低头,尽量敞开颈部术野,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2.2.2体表标志:枢椎棘突,从枕外隆凸正中线向下触摸,首先触到的是枕下凹,然后触到的便是枢椎棘突顶,深压时可触到一骨性隆起,较其他棘突粗大。
2.2.3定点:在枢椎棘突上外侧骨缘,定一点,若两侧均有压痛时,可同时定点。
2.2.4麻醉: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在定点部位触清骨点,用手指压住,穿刺针直达骨面,同时回吸,无回血后退出式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适量。
2.2.5针刀操作:先以左手大拇指找准并按压在棘突尖上,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紧贴左手拇指并沿按压方向进针,快速刺入皮肤,直达骨面,沿头后大直肌肌纤维方向纵行疏通剥离2-3次,再垂直肌纤维方向贴骨而横行铲剥2-3次,再沿头下斜肌肌纤维方向纵行疏通剥离2-3次,再垂直肌纤维方向贴骨而横行铲剥2-3次,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针眼压迫止血,用创可贴贴覆即可。注意颈部保暖和制动。
3次为一疗程,每次一般间隔5日。症状消失者,无须坚持3次。一疗程后评价疗效。
3治疗效果
3.l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
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无复发。
好转: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有加重,但治疗后减轻。
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稍有减轻。随访期间,眩晕等症状时有发生,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3.2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在国际通用的SPSS10.0统计软件上分析,进行X2检验,P<0.05时被认为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3.3治疗结果(见表2)
表2A、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治愈率比较,X2=4.03,P<0.05。
4讨论
从表2可以看出,A组总有效率88.37%,B组总有效率95.56%,2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针刀松解枢椎棘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A组治愈率60.47%,B组治愈率80.0%,2组治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针刀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
颈椎病的发病日渐增多,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型,给广大病患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伤害。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综合征。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它与一系列的神经体液因素改变以及颈椎生物力学失衡相关。
针刺治疗CSA疗效较好,已被临床所公认。梁立安等[9][10]研究表明,针刺能够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11],可以增加脑血液循环[12],是理想的对照组。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躯干四肢的活动,在其功能范围内是自由的,可以完成他应该完成的动作,称动态平衡,损伤后遗症使功能活动受到轻重不同的制约限制,不能在功能范围内完成他应该完成的动作,就是动态平衡失调。这就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
颈椎是人体脊柱活动的枢纽。如果颈椎动态平衡失调后,由此而造成的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椎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组织间的瘫痕、粘连以及挛缩,可刺激、卡压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而引起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颈椎动态平衡失调后,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综合征。
针刀疗法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它把中医的针灸疗法和西医的外科手术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疗法,由于见效快,方法简便,痛苦小,费用少,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欢迎。针刀治疗CSA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8]
枢椎棘突长而分叉,其上有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项韧带以及附着在项韧带上的诸肌群,是颈部屈伸活动的杠杆臂,极易引起周围软组织损伤形成粘连、瘢痕。附着于枢椎棘突的肌肉韧带等构成了枕下三角等引发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结构,枢椎棘突是体表重要标志,其上无重要血管和神经,肌肉附着位置恒定,是针刀操作的理想部位,因此,松解枢椎棘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特殊意义。
选取枢椎作为针刀治疗点进行松解、减压和剥离,正好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针刀松解了卡压,解除了痉挛,也调节了枕后三角的肌肉关系,从而使颈椎恢复了动态平衡。但是,针刀毕竟是一项侵入性治疗,枕颈区结构复杂而重要,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众多专家学者采用针刀疗法时,各有特色,如体位可坐可俯可卧;定位可棘突可横突可关节突;定点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定点数量可多可少;刺入可斜可直可侧;内手法可切可铲可割,等等。针刀在枕颈区操作,极易损伤血管、神经及脊髓,具有较大的风险。松解枢椎棘突,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
针刀松解枢椎棘突疗效确切,并且,与以往针刀多点松解的方法相比,松解枢椎棘突还有定点少、操作简单、安全易行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孙宇,陈其富.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13(8):472
[3]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4]何梅芳,孙兰香,武晓云,等.经颅多普勒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疗效的评价[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5):430-431
[5]吴刚,许国英,郑依勇,等.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5):29
[6]施杞.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1
[7]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104
[8]陈关富,赖志刚.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M],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5
[9]粱立安,陈文,胡湘,等.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5-18.
[10]卜彦青.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2):97-98.
[11]黄聪明,苏稼大,周文强,等.针灸对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2):17.
[12]郑清波.脊髓型颈椎病论治经验[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10(1):21
[13]杨克勤,张之虎.颈椎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
[14]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40-343
基金项目2011年甘肃省普通中医药科研立项资助课题,课题编号GZK-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