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娥(河北省民政总医院妇儿科054000)
作者简介:马秋娥(1976-),女,河北省邢台人,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从事妇科儿科护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头皮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采集血标本的婴幼儿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股静脉采血,观察组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头皮静脉采血,以一次性穿刺并抽足血标本量为成功,并做记录。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4.2%,对照组成功率79.1%,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6.2%,对照组为79.1%,P<0.05。两组初次采血和第二次以上采血所用时间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处可以不增加患儿痛苦的情况下再次采血。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数据分析p<0.05。结论: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行静脉采血,减少了患儿静脉穿刺次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家长满意率。
【关键词】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25-02
婴幼儿住院后需要采血化验和静脉输液治疗。由于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临床上静脉采血多采用股静脉,而应用股静脉采血不能解决输液治疗的问题。由于股静脉解剖位置和婴幼儿哭闹不合作的特性,采血成功率低(血量不足、溶血等)。在临床实践中,我科用静脉留置针行头皮静脉采血,即能采血又解决了输液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100例需采集血标本婴幼儿随机进行抽样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100例需采集血标本,年龄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随机抽样,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每组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
1.2方法:(1)观察组采用24号Y型静脉留置针,采用患儿头皮静脉,剃去头部毛发,常规消毒采血部位皮肤,根据采血量多少,选5-10ml一次性注射器与留置针连接按静脉穿刺法进针,见回血后用3M敷贴固定留置针,右手持注射器抽吸,抽足预订血量,抽吸完毕连接预先准备好的输液装置,进行治疗,如果暂时不输液,给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封管液正压封管。(2)对照组按常规股静脉穿刺法进行采血,患儿准备仰卧位,固定大腿外展成蛙型,以便暴露腹股沟区,消毒患儿穿刺部位及护士左手示指,在患儿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以左手示指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垂直穿刺,边退针边抽回血,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部位5-10min至血止,胶布固定。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取血一次性成功临床效果观察表明,观察组成功率为94.2%,对照组为79.1%,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1P<0.05),见表1。
2.2两组家属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满意率为96.2%,对照组为79.1%,观察组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55P<0.05),见表2。
2.3两组初次采血和第二次以上采血所用时间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处可以不增加患儿痛苦的情况下再次采血,方法:观察组再采血时先消毒肝素帽,用5ml一次性注射器直接刺入肝素帽进行采血,弃去0.5ml,再采集2ml作为标本。对照组第二次采血按常规股静脉采血方法进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3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3讨论
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能减轻患儿的痛苦。股静脉周围组织结构复杂,行穿刺时易伤及其他组织。采完后需较长时间按压穿刺部位。采血、输液短时间多次穿刺,患儿痛苦大,哭闹时间长,家属意见较大。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和输液共同使用一针,减少了穿刺次数,抽血完毕后留置针接输液器,使采血、输液一步到位,既减少痛苦,又保护血管,患儿少一针就少一次痛苦,家属满意率提高,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1]。还可以从留置针处多次采血,给患儿抢救、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减轻了护士给患儿穿刺时的心理压力。
应用静脉留置针采血提高了采集血标本的成功率。留置针硅胶管为一高聚物弹性体,质地较软,具有短期抗凝作用,抽血过程中不易产生凝血阻塞现象[1]。头皮血液供应丰富,尤其是正中或颞浅静脉血量充足,特别小儿哭闹时头皮血液供应更丰富,不易出现溶血和凝血[2]。婴幼儿头皮紧贴颅骨,血管表浅,易于操作和固定[3],减少了脱针和血标本量一次采集不足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血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患儿家长易接受,护理人员也易接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芳.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采血方法介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3):3261
[2]刘芳.人体解剖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1989:340-341
[3]王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