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农牧区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原因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4-14
/ 1

阿勒泰地区农牧区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原因调查分析

布尔布汗欧阳芬

布尔布汗欧阳芬(阿勒泰地区妇幼保健院836500)

【中图分类号】R714.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4-0341-02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发病原因,及早加强预防妊娠期贫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减少贫血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阿勒泰市的8个乡镇(其中4个农业村,4个牧业村)的156名贫血孕妇,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是造成农牧区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的最主要的原因。结论大力宣传科学饮食习惯,改变传统的不良饮食习惯势在必行,更是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和村级保健员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饮食习惯预防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经过多年来在阿勒泰地区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了解到阿勒泰农牧地区孕产妇贫血发病率较高,2009年调查发现该地区农牧区孕产妇贫血发病率为47.31%,中重度贫血发病率为21.91%,其中农业村发病率高于牧业村[1];同时也了解到哈萨克民族特殊的饮食习惯与贫血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及早干预治疗妊娠期贫血,即可达到降低该民族孕产妇贫血发生率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居住在农牧区的156名患有贫血的哈萨克族孕妇。

1.2方法随机抽样阿勒泰市的八个乡镇(其中四个农业村,四个牧业村),对妇幼保健管理工作中筛查出的156名贫血孕妇,通过制定统一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调查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专干进行入户调查。

2结果

2.1基本情况调查调查总人数为156人,其中居住在农业村的有70人,牧业村的86人,调查结果发现156名贫血孕妇中孕前就患有贫血的人数农业村高于牧业村,能够在家庭中受到照顾的孕妇仅为32.4%,其中农业村30%,牧业村34.9%(详见表1)。

表1:156名贫血孕妇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2.2饮食习惯调查哈萨克民族以游牧生活为主,造就了特殊的饮食习惯,主要以肉食和面食(馕、包尔萨克)为主,喜饮奶茶,蔬菜及水果摄入极少等饮食单一的不良饮食习惯。本次对156名患有贫血的孕妇家庭三餐饮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调查显示,156户家庭一日三餐都在饮用奶茶,到了冬季,农业村居民有60%的家庭甚至奶茶都不能满足,只能饮用清茶,这本身就对体内铁的吸收造成影响;156户被调查居民早餐均不能吃到小菜,仅以单纯的奶茶或清茶、馕、包尔萨克为主;能够保障每天喝到纯牛奶或酸奶、每周保证1-2次手抓肉的家庭牧业村为81.5%,农业村为28.5%,牧业村明显高于农业村,其余饮食习惯基本相同。而且所有被调查的家庭能习惯或经常食用的蔬菜较为单一。

3讨论

虽然妊娠期合并贫血的发生率较为常见,但是哈萨克族孕产妇的贫血发病率却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或其他民族,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发现:

3.1156名贫血孕妇中在孕前就患有贫血发生率为33.9%,本次调查中有67.6%的孕妇在家庭中不能得到合理的休息和照顾,特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使哈萨克族妇女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即使是孕期也仍然承担着一定的家务劳动。

3.2156户家庭饮食习惯除了在饮用纯牛奶或酸奶、抓肉方面的饮食率牧业村高于农业村外,其余饮食习惯基本相同。农业村孕产妇贫血患病率高于牧业村的原因是:①牧业村居民基本能够保障新鲜牛奶、酸奶和牛羊肉的食用,使孕妇保证了部分食物中铁的来源;②农业村的居民在不喜食用或没有充足来源食用新鲜蔬菜、瓜果的生活习惯的情况下,又不能保障经常性的食用新鲜牛奶、酸奶和牛羊肉。

因此本调查结果表明:哈萨克民族的特殊的饮食生活习惯,特别是农业村哈萨克族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该民族孕产妇贫血患病率较高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对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的预防应首先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主要是改变单一的传统饮食习惯,大力宣传科学饮食,合理膳食。主要措施有:①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和村级保健员进行健康教育宣传;②应大量制作通俗易懂的哈萨克族语言的预防贫血和科学饮食方面的宣传材料;③另外,对于已经发生贫血的孕产妇和育龄妇女贫血要及早进行干预及治疗。这是预防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和降低贫血发生率的最有效益的长期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布尔布汗,欧阳芬.阿勒泰地区农村哈萨克族孕产妇贫血发病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9.12(24):412.

[2]明成秋.加强孕期营养指导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国妇幼保健,2010.3(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