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伟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经济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201109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的迅速建设,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道路作为人们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1、公路绿化设计的特点与功能
1.1公路绿化设计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园林设计、城市或小区的景观设计,它有其独特的特点:公路绿化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绿化设计来缓解因公路施工、营运给沿线地区带来的各种影啊,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和舒适的目的,它服务的列象是处于高速行驶中的司、乘人员,而且随着车速的增加,他们列景观要求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同时,公路绿化设计不但具有不断满足变化中的动态视觉要求的特点,而且由于公路系带状构造物,非点或面,所经过的区域因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以及社会环境、人文景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公路绿化设计中应尽可能做到点、线、面兼顾,整体的有机结合,使公路与沿线景观相协调:
1.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通过对公路进行绿化设计,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公路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给沿线造成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局部影响,保护公路用地内和相邻地带原有的植被,而且还能减少沿线环境受汽车噪声、废气排放和夜问行车灯光等带来的各种影响及缓和沿线居民的山理功能等作用:同时,通过公路绿化设计不仅利于路堑、路堤边坡的美化与稳定,美化路容,而且还能防止雨水珂路堑、路堤的侵蚀,保持水土、稳定边坡:
1.3有利于行车安全:通过列公路进行绿化设计,使其形成绿色长带,达到预告公路线形的视线诱导作用:在中央分隔带、主线与辅道之间栽植常绿灌木、矮树可以隔断对向车流的眩光,起到防眩的作用。在公路沿线各种影响视觉的物体,诸如:对边沟、桥墩台和公路外侧刺眼的建筑物等,利用栽植中、低树进行遮蔽绿化,可以克服由此给驾驶员造成的心理压抑、单调、疲劳等不协调因素的作用;在隧道洞口外两端光线明暗急剧变化路段栽植高大乔木,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而在低填方且没有设置护栏的路段或互通立交出口端部栽植一定宽度的密集灌木或矮树,又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等等。
2.工程概况
2.1区位分析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南,处于上海市的腹地。区域总面积约372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5.86%。闵行区处于沪杭发展轴上且紧邻中心城区,是中心城与外围新城衔接的重要地区。闵行区集中建设区主要布局在闵行区中部和南部以及北部虹桥枢纽周边地区和浦江镇的城镇建设地区。区内现有9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莘庄工业区)。现状总建设用地235平方公里(2013年底数据),建设用地增长主要集中在南北两端。
空间布局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空间板块,构建“东西南北中五位一体”的实施策略。结合闵行区“3+1”即大红大紫大绿和黄浦江沿岸发展带的空间发展布局实,规划形成“东西南北中”绿道布局网络。本规划绿道位于闵行区吴泾镇莲花南路两侧绿地,南起剑川路北至向阳路,绿道全长3.5公里(两侧绿道长约7公里)。南接剑川路绿道,北接向阳路绿道。
本规划绿道位于闵行区吴泾镇莲花南路两侧绿地,南起剑川路北至向阳路,规划道路全长3.5公里,两侧绿道长7公里。根据现状及相关规划,剑川路——银春路段,两侧绿地宽度约为20米,且部分地块绿地较集中,适合布局设计小游园。银春路——北吴路段两侧绿地宽度10-20米不等,部分路段仅为3.5米,后期绿道需要借用人行道;北吴路——向阳路两侧绿地宽度为20-30米,绿地宽度适宜,适合设计绿道。
规划绿道绿带由南到北依次与九条城市干道相交,分别为剑川路、永德路、银春路、放鹤路、北吴路、元江路、梅莲路、双华路、向阳路;跨过四条城市河道,塘泗泾、俞塘、南潮浜、北潮浜;15号线地铁沿莲花南路直达紫竹科技园区,其中在永德路和元江路有两处地铁站点,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2.2设计原则
整体性和开放性原则——整体考虑项目周边液态关系与项目现场情况,设计一个具有考虑整体性、安全性、开放性的交流空间。
生态优先的原则——针对不同绿地的现状肌理,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遵循天然植被群落的演替规律,构建稳定的绿道人工植被群落,呈现优美的植物群落景观。
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绿道的周边现状和主要的使用人群分析,合理布局绿道路线和景观节点,适当增加景观小品设施,使绿道符合游客的行为心理,在具体设计中注重无障碍设计和其他便民服务设施设计。
彰显文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绿道所处区域(镇、街道)的自然环境和城市功能,有目的地在自然景观尺度、人文景观强度以及公共活动密集度等方面对场所进行理性引导与控制。
突出特征的原则——注重不同的绿道的形态特征,突出植物“绿色廊道”,以闵行区绿化总体布局为前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和群落,创造区域特色景观。
节约低碳(弹性设计)的原则——尽量利用原有的绿地系统和景观体系,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和近自然植被应用原则。景观设施采用低碳、环保材料。采用太阳能灯具、旧物改造利用等。
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建议与对策
3.1注重城市道路绿化总体规划设计,以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为依据,统一规划设计风格,形成不同主题风格的城市道路景观,并将其不同风格的设计有机的结合成有序地、协调地城市道路景观。
3.2加强道路行道树的规划
行道树是构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体,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区域的行道树的选择应更加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选择、确定。总体原则上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适地适树,选择易于栽植,易成活,耐修剪,耐瘠薄,生长速度适中寿命长的树种。第二,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加强树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形结合,增加优良树种的比例。第三,注重地域性体现传统文化。第四,树种选择上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更应该兼备优良的观赏性。
3.3加强乔木、花灌木及宿根草本植物的收集与应用,运用科学、艺术的设计手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乔、灌、草立体种植,建设优美的道路绿化带,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生态景观。
3.4注重树种的配置,在树种搭配上注意深根树种与浅根树种的结合,如国槐+花灌木的种植方式;注意阳性树种与较耐荫树种的结合,如刺槐+冬青的种植方式;注意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结合,控制好种植比例,如北方常绿树种植比例不大于30%;注意道路周边环境条件,选择相应的滞尘、吸毒、消毒强的树种,改善生态环境。
3.5道路绿化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征,不同等级的道路,不同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设计应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用路者的视觉特性形成不同的绿化景观。
3.6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元素相协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不同的风格,如城市中心段可以设计成花园式,沿道路两侧布置成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有广场、游园并设置一定的园林小品等;靠近农村的地段可以设计成田园式与农田、菜地、圃地、果园结合形成清新的田园美景;滨水的道路可以结合水设计亲水设施形成滨河景观带。
3.7重视功能栽植设计,通过绿地栽植达到某种功能效果。如遮蔽式栽植设计,将道路上某一景观不好处通过背景林进行遮挡;通透式栽植设计,行道树+花灌木(花卉),在中部形成通透视距,将道路两侧优美景观展现给用路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根本。
3.8城市内环境非常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养护管理非常重要,增强养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将更好的巩固已有的绿化效果。
4、结束语
综述,在阐述了市政绿地的组成内容、设计要点及生态功能之后,个人总结了一些意见及建议,这些意见及建议是在平日的设计工作中积累出来的。首先,在老城改造中为了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在不能开辟大面积绿地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市政绿地建设;其次,在市政绿地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结构的特征,适当增加健身场地、儿童游戏场地、座椅坐凳设施,这方面,目前海口还是做得比较好。再次,绿化种植尽量应用乡土树种,适当应用常青树种和外来少量引种树种来点缀街道景观,建议多种大灌乔木,结合地形地貌合理布局,营造出宜人的市政绿地景观。
参考文献:
[1][日]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郑西平.北京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