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喜立
(华夏银行博士后工作站;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100005)
金融科技的说法起源于美国,它指的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金融业,利用先进的科技降低金融业的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科技是21世纪金融业最大的创新之一。2015年起,金融科技逐渐被中国政府、企业所重视。此后,金融科技的概念逐渐成为金融领域最热门的词语[1]。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让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正遭遇全方位的影响。随着金融科技进一步的发展以及和金融业务更深度的融合,加之新型商业模式的拓展,银行受到的冲击会进一步加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资料:2016年,非银行发生移动支付业务51.01万亿元,发生互联网支付业务54.24万亿元,相对于2015年分别增长132.29%和124.27%。这些涨幅远远高于商业银行支付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金融科技带来的严峻挑战。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利弊两面,金融科技也不例外。2016年,商业银行处理的移动支付业务共计157万亿元,同比增长45.59%,远高于传统的柜台汇款业务增速。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也要把握好金融科技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2]。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从目前看,中国是金融科技的受惠者,是全球金融交易最活跃、支付最便利、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国度之一[3]。比较而言,在整体金融最发达的美国,线下金融体系比较发达,金融科技的角色被定义为覆盖传统体系的遗漏客户和市场缝隙。在我国市场上传统的金融供给本身就不足,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并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形成高速扩展,吸纳科技人才和创新技术,具备了占领先机的可能性,为普惠金融和共享金融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4]。
金融科技成为热点,与当下我国企业和居民金融资产积累较多、互联网盛行、金融交易日趋活跃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关,也与中国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化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相关。毫无疑问,金融科技提供了一种平等、独特的新型供给。在较长时期内,我国金融业态较为单一,金融机构几家独大,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直以来在传统范畴内谈创新,没有大的进展。直到互联网、移动技术普及,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创新业态,比如第三方支付、线上理财、互联网保险、众筹等等,真正服务了更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对传统金融似乎有了颠覆的可能,与新实体企业的结合更为紧密[5]。
详细考察我国的金融科技活动,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大类机构,包括传统金融企业、新兴科技(互联网)公司、支持服务(通信、基础设施、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主要的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销售(基金、保险)、消费金融、企业金融服务、征信与数据服务等七类,未来一段时期这些业态将不断创新,日益繁荣。
二、商业银行应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战略
随着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探索与实践,“前台场景化、中台智能化、后台云化”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实现互联网转型创新的重要方向。
(一)前台场景化。
传统金融时代,得网点者得天下;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场景者得天下。微信、淘宝、滴滴、摩拜单车没有物理场所,但这就是未来金融交易的入口。银行不仅是要提供金融服务,更要把这些离散的场景串起来,提供一个无缝连接的金融服务支持[6]。同时,要在各种场景中智能化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迅速通过模块化组合研发并匹配相应产品,最终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无处不在的银行服务入口,让支付、借贷、理财等金融服务融入到零售客户的生活和工作中,嵌入到对公企业的进销存、付款对账、财务管理等环节中,深入到政府类客户财政收支、招投标、社保民生等服务中,将金融化于无形。“银行已经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习惯。”
(二)中台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突飞猛进,将快速推动银行金融服务、经营与风险管理的智能化转型。借助数据积累、模型优化和机器学习技术,在信贷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投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等多个维度实现由数据辅助支持向智能决策演进。从信贷业务看,通过数据建模自动判断代替人工专家经验判断,在国内外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中已有很多应用。而AI技术的发展,将对资产投资与交易、内控合规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变革,如摩根大通开发的金融合同解析软件COIN,律师和贷款人员每年需要36万工时才能完成的工作,该软件只需几秒就能完成,且错误率大幅降低。从风险管理看,科技金融可以帮助银行实现风险精细化定价,并在简化风控流程、强化风险监测、提高风控效率等方面具有极好的发展潜力。
(三)后台云化。
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科技对新业务的支持以及新应用对传统IT架构适配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挑战。相比传统投入较大的传统计算模式,云计算提供了对大数据运算的计算能力,让计算更加便宜,更加有效,更加快捷,客观抹平了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的算力鸿沟。根据2015年国际云安全联盟对全球20个国家102家金融服务公司调研,全球已有82%的金融机构已经使用或者计划使用云服务[7]。未来,大型银行将以私有云为主;中型金融机构极有可能是核心系统自建私有云,外围系统采用金融行业云作为补充;小型金融机构将逐步完全转向金融行业云。同时,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簿系统,有望大幅缩短多方金融交易的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虽目前存在高并发、私钥管理等诸多难题,但前景可期。
参考文献:
[1]陆岷峰,虞鹏飞.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趋势[J].银行家,2017(04):127-130.
[2]李伟.金融科技时代的电子银行[J].中国金融,2017(01):68-69.
[3]马智涛,姚辉亚.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发展[J].银行家,2017(02):42-44.
[4]宁小军.Fintech时代来临:金融科技VS传统银行——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发展启示录[J].银行家,2017(01):118-119.
[5]王娜,王在全.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07):24-26.
[6]张越,刘月,王雪莹.通过数字化加强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竞争力——金融科技演进与传统金融机构创新[J].银行家,2017(01):114-115.
[7]中曾宏,宋莹,毛瑞丰.金融科技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7(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