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局灶性病变MSCT增强扫描动脉早期成像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肝局灶性病变MSCT增强扫描动脉早期成像的应用探讨

张普力1许建雄2

张普力1许建雄2

(1广西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3)

(2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病变动脉早期情况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确诊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均采用MSCT进行动脉早期增强扫描诊断,对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临床符合率比较分析,并对不同强化方式的临床检测情况和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MSCT平扫检测符合率为76.0%,MSCT强化扫描符合率为90.0%。不均匀强化共检出22例不同病症患者,其中HCC检出15例;均匀强化共检出8例不同病症患者,血管瘤患者6例;环状强化共检出16例患者,转移瘤患者12例。不均匀强化对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91.4%,均匀强化对血管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86.4%,环状强化对转移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9.5%,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结论MSCT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病变动脉早期情况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局灶性病变MSCT增强扫描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57-02

肝局灶性病变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病后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且不能及时治疗,容易进展为严重病症,甚至出现病情恶化。选取合理的诊断方式及早对疑似发生肝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利于改善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效果。CT、MRI以及MSCT等影像学检测方式均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对MSCT在肝局灶性病变动脉早期成像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确诊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均采用MSCT进行动脉早期增强扫描诊断,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26—70岁之间,平均(48.2±2.7)岁。

1.2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病灶大小均在3cm以下,均同意接受影像学增强扫描;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2)排除标准:心血管疾病患者,妊娠与哺乳期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1.3诊断方式所有患者均采用MSCT诊断,在平扫基础上行MSCT增强扫描。采用西门子MSCT扫描仪,造影剂使用优维显370,并将注射速度设置在3.0mL/s。扫描层厚在7—8cm,床速设置在11—12mm/rot之间,管内电流设置在210mAs,管内电压设置在120kv。患者取平卧姿势,先行平扫,从患者的膈顶扫描至十二指肠;后注入100mL造影剂,进行动脉早期增强扫描,扫描时患者需处于屏气状态,并对患者分别采用不均匀与均匀强化,以及环状强化(以低密度区为中心进行周边区域强化扫描)方式扫描;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迟扫描时间,一般单纯动脉早期扫描延迟时间在20—25s;对疑似发生血管瘤病变患者可延长3—5min;然后将扫描结果进行图像重建,并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对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判断诊断结果。

1.4评价方式(1)对MSCT平扫以及加强扫描的病变检出率与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率分别进行统计并比较。(2)并对不同强化方式临床检测的具体病变类型予以统计,并分别以三种强化方式检出率最多的病症类型为例,对不同强化方式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进行分析。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5.0软件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用x²对相关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MSCT平扫与加强扫描临床符合率本文选取的50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中,MSCT平扫诊断出38例,符合率76.0%,误漏诊率为24.0%;MSCT加强扫描诊断出45例,符合率90.0%,误漏诊率为10.0%;MSCT加强扫描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MSCT平扫与加强扫描临床符合率对比例(%)

检查方式检出例数符合率(例/%)误漏诊(例/%)

MSCT平扫5038(76.0)12(24.0)

MSCT加强扫描5045(90.0)5(10.0)

2.2不同强化方式检测情况以及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统计显示,不均匀强化分别检测出转移瘤4例、血管瘤3例和HCC15例,共检测出22例;均匀强化分别检出血管瘤6例和HCC2例,共检出8例;环状强化分别检出渣脓肿4例和转移瘤12例,共检出16例。另外,不均匀强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91.4%,均匀强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95.5%,环状强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9.5%;以上三种检测方式分别在检测HCC、血管瘤和转移瘤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见表2。

表2不同强化方式检测情况及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例)

强化方式总检出例数最多病症例数临床检出例数敏感性(%)特异性(%)

不均匀强化22151883.391.4

均匀强化86875.095.5

环状强化16121675.089.5

3讨论

肝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加强对肝局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对疑似患者及早确诊,对尽早减缓或控制患者病情,减少恶性情况的发生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当前临床常见的辅助诊断方式主要有CT、MSCT以及MRI等,其中,MSCT在诊断肝局灶性病变中显示出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和价值,对患者肝脏基本情况显示更清楚,对病灶情况可作出更为准确的诊断,临床整体诊断符合率比较高,且安全无创,操作比较简单[12]。

MSCT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病变动脉早期情况诊断中同样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强化扫描与平扫相比,对各种具体病症的诊断准确率均相对更高。MSCT增强扫描中,均匀与不均匀以及环状强化等强化方式临床均比较常用,通过不同强化扫描方式,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诊断,一般可准确确定患者的病症类型[3]。以上三种常见的强化方式中,一般不均匀强化对病症的整体检出率相对更高,其中检测HCC的准确率更佳;另外,环状强化检出率也较高,对转移瘤的检测效果较明显;均匀强化的检测效果相对较差,但在血管瘤检测中具有良好效果。HCC病灶一般呈现为不均匀强化状态,因此,不均匀强化方式对该种病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般会比较高;转移瘤病灶中心一般会有低密度坏死,采用环状强化方式一般检测准确率更高,且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另外,血管瘤的病灶一般密度比较均匀,采用均匀强化方式检出率及敏感性、特异性均比较高。

本文研究结论显示,MSCT平扫的临床检测符合率为76.0%,MSCT强化扫描符合率为90.0%。不均匀强化共检出22例不同病症类型患者,其中HCC检出15例;均匀强化共检出8例不同病症患者,血管瘤患者6例;环状强化共检出16例患者,转移瘤患者12例。另外,不均匀强化对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91.4%,均匀强化对血管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86.4%,环状强化对转移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9.5%,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综上表明,MSCT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病变动脉早期情况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且不同强化方式对特定性病症类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树彦,刘燕超,赵召霞等.螺旋CT在病毒性肝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15):2037-2038.

[2]张旭.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02):112-113.125.

[3]边芳.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0(1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