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830026)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206-02
【关键词】心理障碍治疗心理康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有关内科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国内文献不多[1、2]。本文采用汉密顿焦虑表(AHMA)[3]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3]对一组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心理评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2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09年5月间的住院者,并经临床和有关的辅助检查确定诊断。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重型精神病史及其家族史或因病情严重不能完成检查或依从性差者均不包括在本组内。按入院后的第一诊断,其中糖尿病4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11例。原发性高血压14例,脑血管疾患27例,慢性支气管及肺部疾患30例。性别:男60例,年龄:58~75岁,平均63.5±6.6岁。女42例,年龄:60~84岁,平均69.5±6.6岁。职业:农民2例,城市居民17例,工人32例,干部51例。文化程度:文盲24例,小学18例,中学35例,大学25例。
1.2焦虑症状的评定每例患者均进行HAMA评定,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29分者为严重焦虑,>21分为明显焦虑,>14分者为肯定焦虑,>7分者为可能焦虑,<6分者为无焦虑,并通过因子分析反应靶症状群特点。
1.3抑郁症状的评定每例患者均进行HAMD评定,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35分者为严重抑郁,>20分为轻中度抑郁,<8分者为无抑郁,8~20分之间者为可能抑郁。并通过因子分析反应靶症状群特点。
1.4应激因素的调查通过患者及家属的询问了解患病前后重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如婚姻危机、一级家属伤病或死亡、经济压力、自然灾害,人际关系紧张和工作压力等社会心理因素。
1.5统计方法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HAMA评定结果102例患者中严重焦虑5例(4.91%),明显焦虑33例(32.3%),肯定焦虑31例(30.4%),可能焦虑28例(27.4%),无焦虑5例(4.91%)。将严重-肯定焦虑合并,本组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67.6%(69/102)。
2.2HAMD评定结果102例患者中严重抑郁2例(1.9%),轻中度抑郁35例(34.3%),可能抑郁48例(47.1%),无抑郁17例(16.7%),将严重和轻中度抑郁合并,本组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6.2%(37/102)。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抑郁症状者(P<0.05)。
2.3HAMA和HAMD的联合分析102例患者中仅有焦虑症状者(18.6%)19例,焦虑和抑郁症状兼有者35例(34.3%)。其发生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
2.4焦虑和抑郁症发生率的性别比较102例男女两性心理障碍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两性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焦虑和抑郁症兼有者,两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2.5病程对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影响不同病程对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影响(P<0.05),其中3~10年、11~20年的发生率高。
2.6应激因素对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影响有应激因素的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无应激因素者高(P<0.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内科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较高(67.6%,69/102),且以焦虑和抑郁症状兼有者多(64.8,35/54),仅有焦虑症状者次之(38.95,21/54),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出现与性别、应激因素和病程均有关。女性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兼有者比男性患者高(P<0.05)。应激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发生有肯定影响,病程在3~20年间者也易出现心理障碍,但病程长于21年者共发生率并不高。焦虑和抑郁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理障碍,人群患病率前者为1.49%,后者为3.2%[4]。虽然焦虑和抑郁症状可单独出现,但二者常合并存在,本研究亦证实此点。迄今为止,有关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生化、生理、心理和社会、解剖结构等因素有关。我们研究结果显示,内科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所致的身心痛苦,对医疗活动疑虑、疾病不良预后的担心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均为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由于焦虑和抑郁症状和躯体疾病之间可产生交叉影响,医务工作者除了采用有效治疗措施解决患者的躯体痛苦之外,还应当多注意心理康复治疗,尤为女性患者。
参考文献
[1]肖水源,等.消化性溃疡的心理因素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008;25(5):281.
[2]张庆臣,等.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007;25(4)202.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2-129.
[4]沈渔邦.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7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