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先旗(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5284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53-01
【关键词】过量氟哌啶醇锥体外系反应
氟哌啶醇是典型的精神抑制药,是小儿神经科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多动秽语综合征和风湿性舞蹈症,因其疗效显著而倍受肯定。但在服用不当时可导致锥体外系中毒性反应[1]。我科近期收治1例因服用过量氟哌啶醇致出现锥体外系中毒性反应病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儿黄某,14岁,因“面部不自主抽动、眨眼5年余”前往我院脑科中心门诊就诊,诊断为“多动秽语综合征”,嘱予“氟哌啶醇片(2mg/片)0.5mgtid”口服处理,患儿由于未看清药物用法,自行予“2mgtid”口服,第二天中午(共服用8mg)出现锥体外系中毒性反应。
1.2临床表现:以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为主要临床表现:患儿诉视物模糊、头颈后仰、两眼向上凝视、口舌抽动、四肢肌张力增高,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患儿意识清楚,微感疲倦,无其它不适。予查血压、心电图、电解质无明显异常,查血常规:白细胞5.46×109/L,中性粒细胞4.34×109/L。
1.3治疗方法:嘱停用氟哌啶醇,予口服安坦及小剂量安定镇静,及补液、利尿促进药物代谢排泄处理,并嘱多饮水。
1.4结果:半小时后患儿症状缓解,予留院观察亦无特殊病情变化,后嘱神经内科门诊随诊治疗。
2讨论
氟哌啶醇为丁酰苯类衍生物,是典型的精神抑制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选择性地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并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关,其阻断锥体外系多巴胺的作用较强,从而易导致锥体外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2]。结合病史及用药情况一般不难诊断。氟哌啶醇是治疗儿童多动秽语综合征的有效药物,该药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0.25~0.5mg,每日二次),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可隔3~5d缓慢增加剂量,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4mg。该药口服吸收快,半衰期为21小时,经肝脏代谢,单剂口服约40%在5d内随尿排出,大约15%由胆汁排出,其余由肾排出。如出现短时服用过量甚或首剂即出现中毒症状时,无特效拮抗剂。处理上则予停服药,口服安坦,及补液、利尿促进药物排泄等对症支持处理为主。也有以氨茶碱(3mg/kg)静脉注射和苯海拉明(1mg/kg)肌肉注射治疗成功的报道[3]。因有不少报道有常用量甚至小剂量氟哌啶醇致病人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故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应适当加用安坦口服以预防出现锥体外系反应[2]。
参考文献
[1]陈新谦.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240.
[2]吴希如,林庆主编.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9:826.
[3]蔡绵碧.误食氟哌啶醇致严重锥体外系症状2例.临床合理用药,2009,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