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水城市中CBD城市景观营造——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暨G20峰会保障项目设计回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传统山水城市中CBD城市景观营造——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暨G20峰会保障项目设计回顾

钟正龙1陈伟2李立3

1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3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扩容,新城建设的兴起,如何处理好新城与老城的协调与发展,是每座新城建设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杭州钱江新城CBD城市景观营造,从城市空间与城市发展脉络上,基于杭州山水城市的形态特征,以现代版“山水城林”理念来阐释CBD中城市景观的营造手法。在回顾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综合整治过程中,从提升整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钱江新城;景观特色;绿化改造;园林整合;景观营造

1、CBD中的“山水城林”

杭州从“三面云山一面城”的传统城市格局,走向“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城市发展新格局。钱江新城作为杭州未来城市发展新中心,在城市设计上,除了展现出现代、宏伟的新城面貌之外,更应将杭州城市原有的山水景观特色融于新城的景观设计中。CBD的景观规划,应基于城市本底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钱江新城CBD的景观营造,正是基于杭州山水旅游城市的定位而全面营造的CBD城市景观(图一)。

钱江新城位于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5.1公里。其中,核心区东靠钱塘江、南至清江路(钱江三桥)、西临秋涛路、北至庆春东路,总占地面积约4.02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杭州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是杭州未来最具城市活力的中心区域。区域内规划有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河道绿地、道路绿地、沿江绿道等多种园林用地。利用好这些园林用地,结合城市轴线的空间布局与城市山水景观资源,综合营造成具有杭州山水景观特色的CBD景观。

特别是2008年钱江新城核心区开放的整体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及2016年杭州G20峰会保障项目之一----钱江新城核心区综合整治工程的圆满完成,杭州景观特色从老城区的“精致和谐”,增加了新城CBD“大气开放”的另一面貌。后者的景观表现上是对原城市风格的渐进式过渡,更确切地说,是对原城市特色的一种传承与扩展。

2、“山水城林”的营造手法

要打造好“山水城林”的景观特色,需对核心区内的城市空间进行梳理,合理借用城市天际线与现有江河水系的空间布局。即要体现出城市规划中建筑形体的现代美,又要表现出杭州山水园林的特色之美。西湖景区以真山真水为画布,通过堤、桥对山水空间的划分、组合,营造出江南独特的城市山水园林。钱江新城则以城市建筑与规划地块为基底,通过绿廊、水廊相联,结合城市立体空间的有效开发、交通系统的合理组织,打造出“碧玉镶黄金”式的新城CBD景观(图二)。

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CBD来说,基本上已经把现有土地的商业开发,经营到了极致。留给园林设计师所把控的绿色空间,即使是相对独立的公园用地,相对于建筑的开发量来说,也是不大的;更多的是带状绿化或点式的广场绿化。对于这些宝贵的,且要解决部分城市功能的城市绿地空间,我们通过数轮的设计、精细化的改造,将其当作玉器来雕琢,使其与城市建筑相得益彰。

提升沿江绿带,突出表现沿江绿廊的延续性。利用一二号辅阳台约3.2公里长的城市绿地,对原有林带进行梳理,强化城市空间内绿色空间的多样性,打造具有健身和休闲功能的沿江绿色景观带。

道路绿化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地形的堆造上,结合片状混交林带的种植形式,于规划绿线内形成林冠线起伏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的道路绿地。对于道路中央的隔离带绿化,端头处以桩景及花境进行强化,中间段阵列式栽植树状月季及红叶石楠柱、枸骨球等,形成整齐、简洁,且在色彩、高矮上富于变化的道路景观。

河道绿化穿插与构筑物间,在保证新塘河原有防洪排涝功能外,结合河岸两侧造型新颖的地铁配套建筑,做到立体式的绿化设计与交互式的步道设计。

临时绿地的处理,做到投资少,见效快的即时覆绿的工程效果。结合场地拆迁,机械化平整场地与地形改造相结合,做到土建工程与景观营造同步进行。

原有公园绿地的疏理提升,一方面是强化原有公园绿地的景观特征,通过绿带与步行系统将原本独立的公园绿地串联起来,形成CBD内部的绿色脉络。其手法师自于西湖西进时,以杨公堤及各式桥梁来贯通山水空间的设计手法。

另一方面,是融入新时期的景观要求。区域内的很多公园绿地,刚开始建设时的景观要求,已满足不了十多年后的建设标准,而且,公园绿地过了十多年的经营使用,苗木过密、铺装破损等都需进行整治与完善。再者,城市反恐、峰会保障等的客观要求,需要对过密的林下空间进行疏理,对原有管线及安防系统进行统一布置。

3、山水城市中的CBD城市景观设计----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综合整治工程

本次整治工程,对钱江新城核心区内的公共绿地景观进行整体提升整治。通过对钱江新城核心区各地块的调查、分析,找到地块所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整治措施。在设计中,除了解决环境景观的美化问题外,更多的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创新,以园林专业的视点来阐释城市景观空间的更新理念。

首先,在原有绿化的提升整治方面。

在对原有绿化进行统一疏理改造的过程中,着重从新优苗木品种的应用、采用新的栽植措施及林相改造措施等三方面进行整体提升整治。新优苗木品种应用上,主要从树状月季、藤本月季、忽地笑、杂白边玉簪等苗木品种的运用上。例如,树状月季的运用,在2011年波浪文化广场的绿化改造中,经过探索,逐步形成了于地库顶板30-40CM土深的立地条件下进行栽植的技术措施,并达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这次峰会保障项目中,我们对种植的范围及种植的品种进行了扩大。通过精细化管理,2015年11月栽植的树状月季于2016年4月即陆续开花,根据往年经验,通过五六月份的提前修剪,能确保在峰会期间顺利进入秋季花期。

在保留用地区块,于林缘增加日本早樱及宿根花卉品种;疏理过密的香樟林,为银杏、枫香、乌桕等色叶乔木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将其它地块迁移出来的山樱花、紫薇树,加种在桂花林内,达到春色镶边、层林尽染,双层花冠、多季开花的景观效果。通过此类林相改造的措施,结合林下休闲平台及汀步的设置,把原本以绿色为主题的保留用地公园改造成以花色、季相为主要景观特征的休闲性绿地。

其次,对硬质景观的整治提升方面。

对现有硬质铺装进行模块化改造,即能满足游人的日常使用,又能解决排水、沉降的问题,还要为绿化种植提供改善性条件。波浪文化广场的原始排水设计按市政广场的技术要求,仅在纵坡上选用W形的截水沟槽,进行设置。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上看,由于广场铺装范围广、面积大,多处区域内均产生了无规则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原有排水沟槽大部分已失效。在本次项目中,修复原有W形纵向排水沟槽,增设横向线性排水沟槽,形成“井”字形排水模块,构成区域化的排水单元。在使用中,即使积水也是某个排水单元积水,只修整本单元即可。避免了原整体性组织排水过程中,一头堵而导致连片积水的弊端。

对于因积水而腐烂的广场木铺装,由原来的整板基础全部改成点式布置的墩状基础。一方面可有效化解因枯枝落叶堵塞排水孔而导致的积水,另一方面则可大大地改善木铺装范围内树池的立地条件。从改造后,树池内所种香樟的抽枝量上看,完全达到了我们设计的目的。经过夏日台风雨水的冲淋,木板下部也未发现有雨水残留。

再次,在对原有景观要素的景观改造方面,以绿地代替水池,以柔代刚的园林处理措施。

钱江新城CBD原规划中,设计有不少的规则式水池,单体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很多水池在建成后,特别是动态的跌水池,才使用过不长的时间,由于运维成本太大,排空后便一直闲置着。而,场地的闲置,进一步加速了灯光及水系统的损坏。进入了一个“想用用不起,越放越坏,要用不能用”的现状境况。导致从高楼往下俯视时,很多不协调的硬质斑块散置于绿化内。在本次整治设计中,仅对CBD波浪广场,于城市发展景观轴线上的水池进行修复、提升,保留两翼阳台部分完好的景观水池。对于大部分修复代价过大的原水池,则直接破除原水池池壁,种植土回填,以疏林草坡的绿地形式来替代原有残破的景观水池(图三)。

最后,在对原有广场的植物空间进行优化方面,主要是以梳理空间、复壮植株为主,打造简洁且富于季相变化的广场绿化景观。

原波浪文化广场上的树池树阵,在改造中一方面对广场进行排水及透水性改造,有效改善乔木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扩大、整合原有独立的点式树池,增加现有乔木的生长空间。由两个树池合并成一个树池坐凳、或三五个独立树池整合成一个大型的树池坐凳。原设计的桂花树阵,由于管理粗放,树枝过密、过低,改造中,对其进行整体养护,掏枝修剪,形成林下通透、林上遮天蔽日的金桂树阵。

强化已阵列式种植的树形月季,形成CBD区域内树状月季的种植特色。从树形月季的品种上对花色、花期的精细化种植,以求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对原有榉树、无患子、沙朴等色叶类乔木的树阵,强化对树池种植土壤的分期断根换土,满足乔木的生长需求。同时对树池面层原来以松树皮覆盖的修饰方式进行提升,以矮麦冬、小叶桅子、茶梅、玉簪+石蒜等观赏性强的品种满种。增强春季及冬季的广场植物景观效果。

4、½áÂÛ

历史上杭州的城市发展史是人们对西湖山水景观的不断维护与提升改造的历史,是对西湖山水的尊重与传承,通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杭州城市所特有的山水景观特色。在钱江新城CBD的景观营造中,通过不断地对CBD区域的景观提升,坚持以绿为主、以透为先、以水为脉的传统山水景观营造手法。

钱江新城CBD的建设,代表着杭州城市“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通过对钱江新城CBD城市景观的营造,使杭州老城区“精致和谐”的景观风貌,增加了钱江新城CBD城市景观“大气开放”的景观特色。

参考文献:

[1]施永林.杭州中央商务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思考[M].浙江建筑,2008,(6):8-10

[2]施奠东.西湖钩沉——西湖植物景观的历史特征及历史延续性[M].中国园林,2009,2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