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21540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动脉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血流经过内膜撕裂口并且流入主动脉壁,引起内膜剥离,并且脱离,从而在主动脉壁内形成血肿,其发病原因和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病理学、自身解剖结构特点具有密切的相关性[1-3]。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正在不断增加,由于该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这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临床诊断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挥着重要的诊断作用。多层螺旋CT技术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检出快捷、准确度高等优点,比传统螺旋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有利于提高对病变部位血管变化检出的准确度和清晰度[4]。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讨多层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及其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行主动脉CTA检查患者70例,并随访患者DSA,其中有10例患者未行DSA检查,在本次研究中予以剔除。余60例患者随访均行DSA检查,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分布在2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5.0岁,自感病程为2天-3个月,平均病程为16.0±3.5天。临床症状表现为胸背痛、腹部痛、颈部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等。经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
1.2检查方法
采用64层螺旋CT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双桶高压注射器给予患者经肘静脉进行注入,剂量为每千克1.5ml,流速为每秒5ml,对主动脉上方水平和趾骨联合水平的位置进行扫描,约为7-12秒左右。设置参数为:螺距为1.375:1,矩阵为512*512,扫描野为FOV36cm,电压为120kv,电流为500mA,层厚为7.5-10mm,重建为1.5mm,把扫描完毕后的数据输送到工作站进行处理。分别通过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进行CT图像重建,并且对重建后的CT图像进行诊断。多层螺旋CT检查完毕后,对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多层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等。对原始CT图像和重建后的CT图像进行对比,观察是否存在主动脉夹层和破裂口。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从而判断重建技术对诊断病变累及范围、真假腔密度、血栓和供血情况的诊断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小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多层螺旋CT和DSA检查的结果
根据表2,两组患者真假腔、累及区域、钙化、血栓的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和预后产生严重的危害性。其发病原因和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病理学、自身解剖结构特点密切相关。由于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对主动脉壁囊样变性中层进行入侵,引起夹层发生血肿,其血流动力学因素会对血肿的严重程度和累及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病变更加严重,最终导致主动脉中层脱离。该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休克,严重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因受压而死亡[5]。所以,必须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作为常规诊断手段,属于金标准,但是由于具有一定的有创性,并且只能够对血管内部的情况进行显示,不能够对没有造影剂充盈的假腔进行鉴别和诊断,难以有效地判断主动脉返流、分支血管以及夹层之间的关系,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6-7]。
路欣[8]回顾性分析2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MSCTA表现.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等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现28例中6例为DebakeyⅠ型,9例为Ⅱ型,另13例为Ⅲ型.其中左或右肾动脉受累及者共计11例次,均在三维重建中有特征表现,由此可见,MSCTA能迅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提供主动脉夹层病变后受累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早期依据。本研究采取多层螺旋CT技术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检查,根据表1,多层螺旋CT和DSA的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同时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对DeBackey分型进行明确的鉴别,能够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情进行更为深入的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根据表2,两组患者真假腔、累及区域、钙化、血栓的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检查,可以对真假腔进行准确的鉴别,并且清晰观察病变组织所累及的区域。进一步证明,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和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由此说明,与传统CT对比,多层螺旋CT技术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密度分辨率,利用增强扫描、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对主动脉真假腔进行准确的鉴别。在诊断夹层动脉瘤中,准确鉴别真腔和假腔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真腔的规模比假腔小,其扫描密度也比假腔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假腔密度不断增加,慢慢比真腔高,假腔和排空速度比真腔慢。所以,经过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对假腔内血栓及附壁血栓进行显示,从而判断腔内血栓和钙化的存在。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能够准确的检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价,且为无创性、快速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文莲,罗明贤,罗光华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1714-1716.
[2]陈珊红,陈银众,赵益炼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1):5-7.
[3]耿进朝,乔华,王荣峰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急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7):495-497.
[4]王西惠,邵亚军,薛红强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4):557-559.
[5]张喜军,李淳成,吴耀军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8):1554-1557.
[6]潘为领,王学廷,田相凤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8):1136-1138.
[7]肖彬,白姣,王春瑜等.彩超及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价值比较[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31(2):157-159,168.
[8]路欣,徐凯,李江山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3):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