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丽杰李成霞(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淄博255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066-02
【关键词】人工鼻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护理
气管切开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气体进入下呼吸道的正常通道,使吸入气体不能加温、加湿及过滤处理,针对这一问题,人工气道护理方法不断改进。近年来,一种人工替代呼吸道功能的加温湿化过滤器——人工鼻(HME)逐渐投入临床使用,本文就目前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人工鼻的优越性及相关护理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1概述
1.1概念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HME),有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器,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汽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湿热温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1]。
1.2方法用生理盐水将人工鼻内部吸水材料充分湿化后,一端与气管插管连接,一侧孔与吸氧管连接,调节氧流量3L/min左右。人工鼻每天更换一次,如有痰液堵塞及时更换。
2人工鼻应用相关研究
2.1气道湿化功能根据美国呼吸护理协会加温、加湿的判断标准[2],适宜的加温温度为(33±2)℃,适宜的加湿绝对湿度为29mg/L~32mg/L,印春明等[3]研究证明,应用人工鼻可使气道内温度基本上保持在29℃~32℃,绝对湿度保持在29mg/L~32mg/L的较高范围,与传统气道管理方法比较人工鼻有明显优势,不易出现湿化过度或湿化不足。应瑛[4]研究发现,人工鼻湿化组与传统湿化组痰液粘稠度比较优于传统湿化组,差异有显著性。杨慧[5]等对5例气管切开患者给予人工鼻吸氧。患者气道通畅,湿润,无痰痂干结现象,无需加强湿化。
2.2观察指标杜春艳[6]等研究证明使用人工鼻可减少护理时数、肺部感染率,缓解呼吸及心率过快。应瑛[4]研究发现应用人工鼻可减少日吸痰次数、呼吸道刺激征,使痰培养阳性率降低。
3优越性
(1)提供适宜的温湿度:人工鼻作为被动型湿热交换器,能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具有适度湿化,有效加温和滤过功能,气体吸入接近生理状态;(2)提供有效的滤过:吸入气体经过过滤网滤过后吸入,阻挡了大颗粒菌尘,增加了吸入气体的洁净度,减少了外部细菌的侵入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3)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吸入气体的洁净度、温度、湿度接近生理要求,痰液分泌量减少,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呼吸道刺激征等并发症减少;(4)降低院内感染率:人工鼻与气管套管衔接紧密,翻身、咳嗽不易脱落,患者痰液不会外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吸痰管直接从人工鼻吸痰孔插入,不用将人工鼻反复拔出,既不会中断供氧,又不增加感染机会;(5)减少护理时数:人工鼻湿化后,痰量和吸痰次数减少,同时由于人工鼻直接接在气管套管上,减少了湿化、滴液、更换纱布、更换导管等工作量,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4护理
4.1人工鼻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湿热和温化吸入气体,并不能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对于脱水、低温和肺部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潴留者效果欠佳[7]。
4.2严格无菌操作,人工鼻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被痰液污染或堵塞者应及时更换。人工鼻清洁消毒后其中的氯化锂海绵将失去温化、湿化和滤过作用,故不能重复使用。
4.3使用人工鼻时应严密观察呼吸节律、频率、SPO2、HR;及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定时监测PaO2,PaCO2;注意缺氧及窒息表现,出现异常时,应检查人工鼻是否通畅,并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4.4监测湿化效果,人工鼻内壁可见的水珠越多,证明湿气产出量高,湿化效果好[8]。
4.5观察患者痰液的量和性状,如患者气道内出现大量分泌物时,应暂停人工鼻。人工鼻不适宜气道分泌物多而稀薄且咳嗽反射强烈的病人,因其气道阻力增加,对小儿、严重肺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通路中阻力增加者慎用[9]。
4.6在使用人工鼻期间,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并详细介绍该治疗的方法、目的、并发症,经常鼓励患者,对其配合表示肯定,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5小结
综上所述,人工鼻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效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并减轻了工作量,虽有一定禁忌,但还是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叶蝶莲,韩月明,赖慧晶.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1):66~67.
[2]谢先萍.人工呼吸器的临床应用管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5):204~207.
[3]印春明,王俊科,赵云德.人工鼻和气体流量设置对吸入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3):227~228.
[4]应瑛.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浙江临床医学,2007,9(4):533~534.
[5]杨慧,秦素英.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8):2668~2669.
[6]杜春艳,栾敏,刘长芳.气管切开脱机锻炼病人应用人工鼻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08,22(4):1007~1008.
[7]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17.
[8]胡靖青,卢佩霞.汽热交换器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4):220~221.
[9]高钰琳.吸湿性冷凝湿化器在人工气道的应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