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杜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杜娟

杜娟

杜娟

(广州市番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511400)

摘要:怎样正确、科学的应用不一样的抗震设计方法,是特别重要的,对于不一样的建筑、不一样的情况要区别对待,从而找寻最合理的抗震设计。只有确保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才可以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从而确保人们人身与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

引言:随着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高度持续增加,建筑的结构设计也变成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关键重点与难点。其抗震设计变得非常关键,建筑构造的抗震设计是一个完整、体系的概念,从选取场址到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贯穿了整个过程的抗震设计。而为了把建筑的抗震能力提高,就要结合地震成因、地面运动规律、建筑结构的动力特点与对地震的反应等每一个方面的原因实施综合的考虑,所以,实施建筑抗震设计是一个复杂而且有意义的任务。

1、有关建筑结构抗震内容的详细概述

在中国现行的抗震标准中,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对高层建筑的抗震的计算要求运用反应谱理论,并使用弹性方法对建筑构造的位移与内力实施计算,同时在建筑构造的设计经过中使用极限状态的方法来实施。面对有特殊要求或非常关键的建筑计算,需要时程分析法和上述计算方法再对其实施补充,并以罕遇地震功能为基础,对其实施的变形验算。构造弹塑性分析关键由两大类组成,当中包含弹塑性静力分析与弹塑性动力。前者是运用层模型与杆模型等简化后的构造模型来实施计算。层模型相对适用于对多条地震波作用的计算和宏观检查。但是不论是层模型还是杆模型,地震波都会对运用弹塑性动力分析计算获得的结果形成影响,而计算得到的答案不仅仅是一个,很难判断真假。弹塑性静力分析方法尽管不是创新方法但是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可以充分的掌握与认识建筑构造中各构件承载力与内力之间,还有各杆件之间承载力的关系;对强柱弱梁的符合状态实施检验,及时发现与解决设计中的薄弱部位,同时还能够得到来自不一样受力阶段的侧移变形。只有初始楼层水平荷载的分布可以对其形成影响,只要构造不变,其分析结果就不会随着地震波的影响而出现改变。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策略

2.1合理的建筑场地

建筑的抗震功能是依据一定的规范来实施评价的。当建筑环境存在相对大的产生严重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时,建筑的抗震功能也要有所提高。依据抗震功能的评价结果,需要对建筑实施一定的抗震预防。建筑物的抗震预防等级关键能够分为4个级别,依次是甲乙丙丁四级。抗震预防措施最为严格的是甲级,关键运用于有严重地震灾害产生过的区域。在工民建的建设中,选取准确的施工场地可以使建筑的抗震功能有效的提高,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当建筑在土质相对疏松、地震频发的区域实施建设时,要合理提高防震功能的设置,避免建筑发生沉降、倾斜等情况,影响住户和有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2选取合理平面和立面布置

(1)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建筑结构在现实设计过程中的构造设计刚度与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能力中,在建筑物遭受水平地震功能的状况之下,建筑物构造设计要是双向的,在设计师实施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的构造布置上,建筑结构要能够抵抗所有方向的地震。

(2)建筑结构在现实设计中的简单构造性。在建筑设计范围中,设计师在建筑结构设计经过中所说的在建筑构造设计上的简单性,它是对构造在地震时所具备明确与直接传力方式。

(3)整体性结构。建筑结构师在现实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建筑构造整体性的掌握和建筑构造在设计经过中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在现实的施工建筑中,对于现在普遍兴起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实施楼盖的设计在建筑物整体构造设计当中都会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在建筑物的构造设计中,结构部分设计的楼盖部分在现实建筑物的运用经过中是等同于一个水平的隔板。在建筑物结构中,每一个部分建筑物构成的子结构要实施协同工作,承受建筑物构造的抗震作用。

2.3建筑结构系统的合理选择

(1)各个建筑都要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以随便的拆分。当在同一个整体的时候,不一样的结构可以起到不一样的作用而支撑着整个构造的稳定性。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的初期,要思考到建筑整体性的原因,去掉设计中的多余的部分,假如一定要加入这一部分的设计以确保建筑的美观性的话,那么就要把每一部分构造的稳定性实施重新的定义,让每一部分都可以结实、稳定。

(2)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要把全部的抗震内容实施加入,不但是每个建筑的抗震的详细布局,还是建筑中的结构的加强,都是要被设计在图纸上。各个建筑都要有自己的承重力量的部位,建筑中的承重点要选好,之后模拟地震产生时的每个受力点的不一样,这样设计出不一样部位的承受力与传递力的方向与转换方式,从而在整个项目中加上一些可以承重的墙面或者是分散力的横梁等构造。

(3)建筑要是一个整体,不可以由于建筑物的主次构造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抗震设计的加入,而且有的设计人员在实施抗震设计的时候,把全部的抗震部分都集中在了建筑的重要构造上而疏忽了别的方面,假如发生地震情况的话,也许其他部分的动摇也会对中心部分导致影响。因此,在建筑的时候要把全部的看成一个整体,之后依据设计与每个建筑的布局实施抗震能力的加强。

2.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2.5.1减轻结构自重。研究表明,地震效应和建筑物的质量成正比,高层建筑高度相对大,其重心也相对高,在地震作用下,倾覆力矩也随质量的增加而加大,这就会对构造物带来非常大的危险。所以,在实施设计与建造时,要尽可能使用强度大、质量轻的建筑材料,使建筑物的质量减轻。

2.5.2把短柱延性提高。在建筑构造中,短柱的承载力要尽量提高,并使用有效方法提高短柱的延性,这样就能够大幅度加强其抗震功能,保证建筑构造的安全。

2.5.3选取合理的建筑材料。在设计阶段,要实施抗震分析与计算,在选取建筑材料时,要对其参数实施可靠度分析,也要充分思考材料参数的变异性,并且尽可能选取自振频率不一样的材料,防止在地震作用时结构物部分或者整体产生共振,导致严重破坏。

2.5.4设置多道抗震防线,这样能够防止在地震作用下,因为一些损坏而导致整个建筑结构的损坏,比如框架一抗震墙构造系统,抗震墙能够抵抗相对大的侧压力,是第一道防线,当在地震作用下抗震墙产生破坏时,框架构造就起到抗震的第二道防线。多道抗震防线能够非常大的消耗地震能量,延缓或者减轻地震功能对高层建筑的损坏。

2.5.5增强建筑物内部的薄弱部分。在高层建筑中,因为层数相对多,建筑面积相对大,不免存在一些受力相对大而相对薄弱的部分,在建设经过中,要及时对薄弱部分实施加强,使用有效措施加强其强度与刚度,这样其承载力就能够极大提高,防止在地震作用下太早的屈服产生相对大变形,造成建筑结构部分损坏或者损坏整个结构。

结语: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对于建筑整体的运用功能具有相对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在建筑场地选择到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个经过中,让抗震设计跟相应的要求相符。所以怎样正确、科学的应用不一样的抗震设计方法,是特别关键的,对于不一样的建筑、不一样的状况要区别对待,从而找寻最合理的结构布置。

参考文献:

[1]李鸣.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3(06).

[2]郑和宁.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分析[J].四川水泥,2014,11:123.

[3]李华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