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教学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教学浅探

施正贵

浙江省瑞安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325200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理论若不包括对美育的研究,就是不完备的理论。汉语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汉语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纵观汉语教材,它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它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困此,语文教学就不得不注重其中的审美功能,进行审美教育。

一、美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教育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健康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美育则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何为美育?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曾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而汉语美育就是汉语学科所实施的审美教育,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语文美育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教育,它是凭借教材中一篇篇课文来实施的,是以语文为中介,是言语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可见,语文美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作用。

二、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汉语学科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除了工具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外,它还有更重要的人文性,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现行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具有主体意识、民族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人。这就离不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从语文教材方面看

语文教材本身是一个美的海洋,它给人以美感。其中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具有审美的本质属性。

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多属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佳作。例如:同是写“莲”,语文教材中的“莲”是对莲的形态和实质的生动形象的描摹、联想和抒情;或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摹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或联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乡情;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又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美;也不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二的柔情美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意蕴……如此种种,足见语文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这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客观基础。

2.从学生方面看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虽然他们的年龄偏小,经验少,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为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去体会自然美和事物美提供了先决条件。这样,教师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教具及丰富的表情、语言来巧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一种新的境界和天地中得到一种美的体验和熏陶。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则就要更多地采取一定的情境教学,审美教育。

3.从中国汉语教育的发展看

21世纪曙光熹微,知识经济端倪实现,新的世纪,新的千年,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应该是新型人才的显著特征。这种人才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更应该看到语文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至关重要。

三、语文审美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倡导汉语审美教育,并不排除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因为没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基础,那么对语文课文进行美的感受则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处理好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性的素质。

2.不能把审美教育只看作是一种狭隘的欣赏、愉悦,甚至是“玩玩而已”,而要把审美教育的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与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语文的载体使之整合、提升。高尚的人文素质正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又必须是新型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

语文美育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它在语文教学和塑造人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理解语文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