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分析

李宏达

李宏达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临床治愈2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治疗上,采取中药内治治疗将治标和治本灵活地运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06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受外伤等原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占门诊中腰腿痛患者的约1/5。对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6个月~10年,均无外伤史;腰痛明显,下肢麻醉疼痛,走路跛行;均由CT扫描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多为L4/5、L5/S1。

1.2治疗

1.2.1早期

督脉经输不利,腰脊酸软无力,腰背部疼痛隐隐,有时牵及臀及下肢。痛无定处,喜按喜温,反复发作,逐渐成持续性腰痛。伴畏寒怕冷,面色咣白或色黯,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迟缓或沉迟无力。病久者亦可见腰膝酸软,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苔白少,脉沉细数。温通督脉,生精养髓。方药取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2]。临证加减:阴虚有热者,加知母、生地;心烦失眠者,加黑山栀、炒枣仁、远志;凡属阴虚者,当去桂枝、附子,或用左归丸加减。

1.2.2发作期

本病的发作多存在外邪侵袭,或扭伤劳损等诱因。此时应当针对病因,重视标证的治疗。

1.2.2.1风寒湿邪,痹阻经脉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佐以补肝益肾[3]。方药: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临证加减:风邪偏盛者,法当祛风通络为主,方药用防风汤加减(麻黄、防风、肉桂、秦艽、当归、杏仁、黄芩、川芎、独活、威灵仙、生姜、甘草、大枣);寒邪偏盛者,法当温经散寒为主,方药用乌头汤化裁(制川乌、生麻黄、生黄芪、桂枝、当归、赤芍、杜仲、桑寄生、牛膝、宣木瓜、细辛);湿邪偏盛者,法当除湿通络,方药用肾着汤加减(茯苓、生白术、薏苡仁、桂枝、苍术、杜仲、桑寄生、宣木瓜、当归、海桐皮、羌活、防风、制川乌);寒湿郁久,变生湿热,法当清热祛湿,和血通络,方药用当归拈痛汤加减(当归、黄柏、知母、茵陈、薏苡仁、木瓜、苍术、防己、赤芍、丹皮、金银藤、姜黄、杜仲、怀牛膝)[4]。

1.2.2.2气滞血瘀

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临证加减:若为跌仆闪挫初期,可加血竭、延胡索、肉桂;伴腹痛便秘者,可加生首乌、酒大黄等;久痛不止,可加用虫类药以通络祛瘀,如地龙、全蝎、蜈蚣、地鳖虫等。使用全蝎、蜈蚣研粉服用止痛效果较佳[5]。

1.2.3晚期

1.2.3.1肝肾阴虚

滋水涵木,生精填髓。方药:虎潜丸(《丹溪心法》)加减。临证加减:伴五心烦热者,去锁阳;兼有气血不足者,酌加黄芪、党参、鸡血藤。肾阳不足之证,可用鹿角胶丸(《医学正传》)化裁。

1.2.3.2气血不足

益气养血,通络止痛。方药:归脾汤(《正体类要》)加减。临证加减:若脾虚夹痰,可用六君子汤或二陈汤化裁,或上方加半夏、竹茹;若兼见泄泻、脏器下垂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化裁。

2.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临床治愈2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有多种分法,临床最为常见的证型有:血瘀证,跌仆闪挫,损伤经脉,离经之血留滞成瘀,瘀血阻滞,经气不得畅行,不通故痛。痛处固定不移,或如针刺刀割,此为瘀血疼痛之特征[6]。寒湿证,六淫外邪内侵,引发腰腿诸痛者,以风寒湿三气为剧。邪遏经脉,经气不利而腰痛发作。风性善行而数变,故见痛无定处,游走不定,牵及背部及下肢;寒性凝滞,主收引,其痛重着,拘挛麻木且伴冷感;湿邪为患,易困遏阳气,流注四肢,故见重着疼痛,腰膝酸软,头身困重,四肢痿软无力。总之临证所见,可以表现出风、寒、湿三邪之不同特点,或见风寒、风湿、寒湿合邪。湿热证六,淫外邪内侵,引发腰腿诸痛者,因寒湿郁久,渐化为湿热,故见痛有热感,恶热恶湿;湿热流注于下,则下肢痿废,湿热遏阻三焦,可见尿短赤,便溏不爽,舌苔黄腻,脉濡而数,此为湿热之变证。肝肾亏虚证本病病位在腰府,每易损伤肝肾,致阴血亏虚。肝肾阴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见腰痛绵绵,反复发作,肢体痿废。耳鸣、心烦及舌红少津、脉细等症均为阴血亏虚之表现,脉弦主痛。阴损及阳,致肾阳不足,或阴阳俱虚,不能温养,故亦作疼痛,并伴形寒肢冷之症。阳虚则内寒,寒主收引,故筋脉拘挛。

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主要分为6类:①活血类药物:川芎、延胡索、当归、三七、鸡血藤、桃仁、红花等;②通络类药物:地龙、雷公藤等;③祛风湿类药物:独活、桑寄生、狗脊等;④滋补肝肾类药物:牛膝、杜仲、川断等;⑤利水渗湿类药物:茯苓、薏苡仁、防己等;⑥补气利水类药物:白术、黄芪等。

川芎、当归、芍药等活血类中药能改善微环,扩张毛细血管,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独活、秦艽、防风等抗风湿类中药则有镇痛和消炎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组胺作用,抑制炎症物质的渗出;杜仲、桑寄生等补肝肾类中药则能双向调节机体免疫,促进机体正常的抗体生成,使过于亢进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得以缓解。牛膝专治腰腿疼痛,能引药直达病所。现代药理学认为牛膝有镇痛作用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羌活、秦艽能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舒筋止痛,现代药理学认为二药有抗炎、镇痛作用。延胡索能活血祛风,行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延胡索有镇痛、解痉作用,其所含有的生物碱成分能产生类吗啡的效果,提高痛阈。川芎、当归和赤芍能抑制血栓素(TXA2)的生成;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和当归等对尼群地平受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天麻对多种炎症的渗出和肿胀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痿蹙、腰部及下肢的活动受限。其中疼痛是引起后二者的直接原因;痿蹙与活动受限二者又互相联系,互为因果。临证中对于上述症状要从多方面辨析,例如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部位等,是单纯的腰背部疼痛、臀及下肢疼痛,还是多部位的复合疼痛;痛时喜按还是拒按、喜温抑或喜凉;发生于下肢者,是单侧还是双侧;活动受限的范围、下肢无力及肌肉萎缩的程度、突然发生还是呈渐进性,等等,把握上述内容对于全面了解病情,分析病机并进而确立治疗的总体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薛卫华.骨盆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2003,24(5):302-303.

[3]周信文,陈国民,许士雄等.推拿手法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按摩与导引,2000,16(4):10-12.

[4]张铁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康复治疗.中国康复,2002,17(3):163.

[5]张英杰,张福生,刘元梅.加味阳和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疗效观察.中医正骨,1994,6(2):27.

[6]李元明.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中医骨伤科,2001,9(4):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