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早期程序康复与心律失常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早期程序康复与心律失常研究

尹洪飞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医院心血管内科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目的: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程序康复,随访1年,探究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的心律失常情况。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医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4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150例患者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传统康复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术后1d、术后2d后、术后3d、出院前1d、随访1年间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71例心律失常患者,参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了72例心律失常患者,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研究组患者在出院随访1年后出现1例心律失常患者,参照组患者在出院随访1年后出现2例心律失常患者,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治疗以及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程序康复干预不增加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概率。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早期程序康复;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068-02

本组探究中选取150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治疗以及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程序康复干预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探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基础性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150例患者均选自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医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就诊时间是2014年1月—2017年1月,组别是两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研究组(n=75)和参照组(n=75。研究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60例、15例,患者年龄在89岁至62岁不等,中位年龄为(70.12±5.65)岁,梗死部位包括广泛前壁以及下后壁,患者例数分别是40例、35例;参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61例、14例,患者年龄在88岁至63岁不等,中位年龄为(69.54±6.32)岁,梗死部位包括广泛前壁以及下后壁,患者例数分别是41例、34例。本组探究中给予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时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具体病情变化等,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

1.2方法

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早期程序康复治疗。

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传统康复治疗,术后第1周,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告知患者术后康复注意事项;术后第2周,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坐起床上活动;术后第3周,指导患者下地站立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床边活动;术后第4周,指导患者进行室外活动锻炼等,可办理出院。

1.3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参与探究的1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软件名称是SPSS19.0软件,本组中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经χ2检验后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将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后、术后3d、出院前1d、随访1年间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组间数据统计学分析,得出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结论,P>0.05,: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71例心律失常患者,参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了72例心律失常患者,研究组患者在出院随访1年后出现1例心律失常患者,参照组患者在出院随访1年后出现2例心律失常患者,详情参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出现心律失常例数对比

3.讨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与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存在极大相关性[1],大量临床数据证实,心律失常可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需要在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的前提下给予患者急诊介入术治疗以及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程序康复干预,术后,遵循早活动、早下床、早出院的康复治疗原则[2],可促使患者病情有效恢复。

术后第1d叮嘱患者绝对卧床并给予患者床上运动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食,护理人员或者家属需要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关节以及大肌群等,告知患者禁止自主活动且制动存在手术伤口肢体[3],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及健康宣教。术后第2d,指导患者在坐在床上进食并在开始坐时将枕头和被子放在背后或者将床头抬高,擦洗以及梳头时均可以在床边完成或者在床上坐着完成,逐步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抗阻活动并采用捏气球,皮球以及拉皮筋等方式[4],可通过徒手体操以及吃饭、洗脸等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利用腹式呼吸给予患者呼吸肌训练并在吸气时使得腹部浮起以及使得膈肌尽量下降,在呼气时,指导患者将腹部收缩并将肺内气体尽量排出且注意在呼气和吸气时存在连贯性[5],均匀呼吸,缓慢呼吸,不得出现憋气行为,给予患者疾病知识健康宣教。术后第3d至第4d需要指导患者在椅子上自己进餐并在1h后转至浴室洗澡,需要他人帮助,下床站立以及在床边坐等均可以,允许患者读报纸以及允许患者在病房内走动,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继续给予患者健康宣教。术后第5d至第6d可以允许患者在走廊内每天慢步100m至300m并允许患者看书、看杂志等,给予患者药物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脉率自测。术后第7d至第10d,继续慢步,距离可增加至400m至500m,每天需要慢步2次,可看电视,指导患者随访事项以及注意事项等,做好患者的出院前准备工作。

本组探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后、术后3d、出院前1d、随访1年间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对比参照组患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治疗以及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程序康复干预不增加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概率,安全性高,可行性高。

【参考文献】

[1]田进,张明玺.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90-91.

[2]梁欣,杨蓉,何翠竹,等.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4):6858-6859.

[3]范春艳.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11):979-982.

[4]孙宁卫,张运,李曼,等.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1):12-15.

[5]马静.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11):183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