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科噪音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儿童保健科噪音管理

池玉凤

池玉凤

(厦门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361000)

【摘要】目的噪音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生活问题,针对我科近年来随业务扩大而较突出的噪音问题逐步开展了噪音管理,采取相应的环境改造,控制噪音源,护士的工作保护措施等,从多方面降低噪音,提高医护的工作质量,提高家长对我科的满意度。方法对我科近年来的噪音监测和家长、医护的满意度等相关因素归纳分析。结果家长对我科的候诊环境满意,整体满意度提高,导诊护士的职业病发生率下降,医护工作质量提高。结论有目的地对儿童保健科候诊厅进行噪音管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

【关键词】噪音环境职业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8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016-02

近年来噪音已经成为续环境污染之后又一较为突出的社会生活问题,噪声级为30~40dB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dB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噪声除损害听觉外,也影响其他系统。神经系统表现为以头痛和睡眠障碍为主的神经衰弱症状群,脑电图有改变(如节律改变,波辐低,指数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大多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率不齐,缺血型改变);胃肠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中,轻者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重者则会引发心脏共振,导致死亡。最近,美、日、法等国的科学家还发现,当噪音强度超过90分贝时,人的视觉就会减弱。长期生活、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有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我院是三甲妇幼保健院,保健对象0—18岁,开展新生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五官保健、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保健服务,儿童保健科保健内容齐全,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达93%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6%以上[1]。平均上午时间段就诊人数达400-500人。这阶段孩子在行为上分两类,1岁前的孩子主要由家长抱行,较少哭闹;1岁后——学龄前的儿童比较活跃(与病儿不同)。我科候诊大厅设有游戏区,液晶电视,候诊呼叫系统等。所有候诊人员都是噪音的主要来源,加上护士的导诊、回答家属咨询的声音,叫号系统的重复呼叫等,使整个候诊厅的噪音值超标。家长满意度下降,反映主要是在吵杂的环境下,心情焦虑,听不清系统的呼叫声音,担心预约过号,担心插队现象,等候时间过久等。护士工作压力增加,相关咽炎、听力下降、心理等职业病增加,心情急躁,吵杂的环境下与家长沟通效果不好,时有投诉发生。针对以上问题,我科重视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近年来逐步开展了噪音管理,采取相应的环境改造,控制噪音源,对医、护进行工作保护措施等,从多方面降低噪音,提高医、护的工作质量,提高家长对我科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的候诊大厅,2012.5环境整改前、后,就诊高峰时间10:00-11:00,随机调查经过持续的噪音采集的最大值,同时进行家长满意度调查,医生、护士的身心健康调查。

1.2仪器

采用Model8928数位式噪声监测计,有翻页记录。

1.3统计

2结果

经过相应的环境改造,控制噪音源,对医生、护士进行工作保护措施等,家长对我科的候诊环境满意,整体满意度提高,导诊护士的职业病发生率下降,医护工作质量提高。

3科学进行噪音管理

3.1建筑设计上的环境管理

要考虑到科室的规模和开展的业务,候诊区要根据儿童的活动特性,区分游戏区和静侯区,不建议在室内使用投币摇摇车,该车噪音值可达85分贝。呼叫系统的声音柔和和显示设定规范,设置电子噪音显示屏,张贴温馨告示,随时提示家长降低谈话声音。吊顶要高于普通室内装修,采用隔音板,墙壁装饰大型儿童故事壁画,色彩柔和,降低儿童紧张情绪,减少儿童害怕引起的哭闹声。

3.2医护人员管理

举办专题讲座,对医护人员进行噪音危害的知识教育,提高对噪音危害的认识。制定相关制度:医生诊治、检查儿童时,按照呼叫的人员顺序,逐个检查,不要敞开诊室大门或一群人在室内嘈杂;护士要在候诊人员较多时巡视诊室,及时疏导候诊人员,督促家属降低讲话的声量,确保医生专心工作;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护士礼仪学习班,提高导诊护士的沟通技巧;对特别哭闹小儿,劝家长暂时抱离,待小儿情绪稳定后再予检查;如有参观、学习团时,可由护士长带领参观,至专门诊室介绍,不可在候诊厅讲解,增加嘈杂氛围。

3.3儿童安全管理

3.3.1环境的安全,走廊通畅,扶手宽大,防止儿童磕碰到头;走廊消毒液安装布置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开水房应在走廊后面,饮水机要避免儿童可接触;地板采用静音地板,防滑处理,防止儿童摔伤。优美、整洁的环境可提高家长的满意度,降低家长的急躁情绪。

3.3.2每日检查游戏区的玩具安全,做好清洁工作,及时清理儿童不慎丢下的垃圾,保持整洁,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3.3.3对42天体检的婴儿,家长可带入静音区候诊或哺乳室,减少噪音对他们的损害,保护婴幼儿健康。

3.4医、护士咽炎、听力、心理等相关职业病的保护管理

3.4.1改善就诊流程,在医院的入口、挂号、电梯、楼层入口等处都张贴体检流程,所需步骤等,使家长明确,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在7、8月份入幼儿园大体检时,提前做好分区布置工作和相关流程的张贴告示等。

3.4.2加强预约系统的使用,提高预约率。医院网站、医院一楼大厅、电话预约、各楼层门诊登入系统、导诊台等都可以预约挂号,减少家长现场等候时间,加快就诊时间,提高满意度。

3.4.3护士导诊台增加扩音器,使护士和家长沟通时可减少用力、大声说话,减少护士的咽炎发生率,家长也能够听清晰。

3.4.4护士长在就诊高峰时间要及时巡视,分流就诊人员,对人员较多的诊室要及时调整、补充医、护人员。

3.4.5做好宣传教育,充分运用网络、宣教讲课等,把我科的相关业务和保健知识相结合,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和补充他们的保健知识。

4小结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又是人类社会中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依法保护儿童合法权益,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加强,对噪音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希望人人享有正常的听力,健康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