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影视作品中的服饰文化,阐述了服饰文化与中国影视作品的密切关系,那么作为在影视作品中视觉美、形象美的代表,服饰文化怎样才能为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审美基础,就需要将自身与我国民族文化相融合,并创造出符合流行审美的高质量影视作品;同时将我国民族特色灌输其中,发扬现代审美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服饰文化的中国定义在影视作品中充分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美感。
[关键词]服饰文化视觉美感民族特色
一、服饰文化在角色塑造上的视觉表现
影视剧中服饰的产生是由编剧撰写的剧本内容和拍摄时导演对人物、场景的要求决定的。影视剧中的服饰和一般舞台演出上的服饰不同,以戏曲演出服饰为例,戏曲演出所用的服饰是经过从古至今的锤炼总结出来的,已经被观众所认可,能够将演员的抽象表演具象化。而影视服饰不同,影视服饰是根据生活状态的不同决定的,是根据社会调查结果决定的,是能够反映角色的内心世界的,是丰富电影语言必备的部分。设计师应该针对视觉效果要求,最大限度吸引观众的目光,做到服饰文化和角色心理的相互吻合,把演员的内心世界充分表现出来。
以《卧虎藏龙》为例,该片的美术指导叶锦添先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他通过在该片中营造的充盈着中国古典山水意境的武侠世界,来向全世界观众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美感,也表达了这个时代最美丽的浪漫美学。而另一部影视作品《花样年华》体现的是张曼玉所穿的二十六套旗袍之美,能够将她的忧郁、悲伤、大度等感觉通过服饰的感官和视觉充分表现出来,贴切地将女主角的心理展现给观众,她在影片中换掉的是衣服,但是女人那种成熟、睿智的感觉是换不掉的。
二、服饰色彩与观众视觉之间的关系
服饰色彩在影视剧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作为视觉美中的一种表现,虽然色彩表现只占了视觉美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一部影视剧中没有色彩展现,那么影视作品就失去了本质和灵魂,因为色彩向观众传达的理念是剧本和台词都无法做到的。色彩的差异能够给人们带来对生活的联想。比如说暖色系的红色、黄色、橙色等色彩能够使人第一时间想到火焰、阳光、金属或者烧红的夕阳等自然元素,而以蓝色、青色、紫色等为代表的冷色系颜色,能够将人们带入冰冷的海洋中、夜幕的星空中。而在冷暖色系中,人们会更加注重后者,因为暖色系会带来更多的兴奋、活跃和突出感;而冷色系则相反,其比较低调、抑制,带给人们静谧、收缩等感觉。因此在对影视剧中的色彩进行应用时,能够利用冷暖色系的关系,对剧情的情感进行烘托,并与服饰相结合将更复杂的情绪准确展现出来。
在感觉生理相关理论中,色彩是主观的,带有主观性动态。因此,电影艺术家会借助色彩,对影视作品中的情绪刻画和表达,能够达到在情绪上对观众进行感染的目的。影视作品中的色彩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更加完美,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也应该高于现实、更完美、更具备艺术感染力;色彩还能与周围的景物、环境融为一体,通过相对的变化将影片的思想观念传输给观众,进而塑造主角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绪。以《阿甘正传》中一个镜头为例,主角阿甘在剧中最常见的穿着打扮是一件米色裤子和一双黑色皮鞋组成的,剧中有一集是阿甘穿着这条裤子和鞋奔跑在林荫路上,这里的阿甘是高尚品德的化身,他集诚实信用、认真大胆、勇敢自信并重情重义,属于一个纯净正面形象。因此可知,该影视作品从头到尾都在使用善意的色彩,将温情和敬仰采用色彩甚至诗意表达给观众,那么这部影片就会在传统中伴着柔美,在这样纯天然的背景下宣扬传统道德观念,观众也更能容易接受。
三、服饰色彩与影视作品场景气氛之间的关系
影片质量优秀,能为观众留下好感和深刻的印象,而这里说的好影片主要不是影视作品的情节引人入胜,而是其带给观众的感染力和气氛烘托。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拥有好的画面、场景等因素,还要关注服装的影响。服饰色彩突出的是演员的性格,还能突出影片描述的时代特征,只有把握好色彩对文化底蕴的传达,才可以烘托、陪衬出影视作品的气氛,给观众以十足的视觉冲击。
以《十面埋伏》为例,其故事讲述的是明朝时期锦衣卫和飞刀门之间的争斗,在开场时,观众就能看到一大片衙役,均穿着黑色服装,而黑色能给人带来压迫感,因此这里采用黑色做主色调,就能将锦衣卫的歧视表现出来;此后出现歌妓,穿着一件大红色绣花斗篷以及连衣裙,这里的红色抓住了歌妓的妖艳感,也突出了明朝的时代主题,并且这一点红色在身着黑衣衙役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鲜艳,突出了浓浓的对比性。
而国外的电影中对于服装色彩的要求也很高,也经常用到服装色彩来烘托影视作品的场景和气氛。这里以《泰坦尼克号》为例,富人每天都需要更换4套礼服,频繁的更换和礼服的华丽能够将他们的糜烂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辛德勒的名单》中,主角穿着锃亮的皮鞋、笔挺的西服,到后来对舞女飞扬的舞裙的抓拍,都将法西斯纳粹们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如实展现了出来,讲述的是战争的冷酷无情,也为辛德勒在后来的战争中做出的决定打下了基础。
四、服饰色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服饰还能看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现象而言,其发展和民族以及历史的变迁是息息相关的,历史的不同阶段所具备的时代特色也是不同的。而电影善于联系人们生活中的关系,联系民族和社会传统中的关系,能够成为一种的抽象的符号,为社会特性和民族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石。因此可知,电影之中的服饰并不是对历史的简单再现,而是对那个时期的理解和特定符号。
在影视作品中,影像元素的繁多体现了更多的暧昧性,作为影视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载体,服饰色彩也能够在影片中起到社会意义和文化符号的作用。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导演为了迎合影片内容,就会对服饰色彩进行特殊要求和特定安排,以便指明该影片象征的深层含义和寓意。这种方式能够为人类认识自身和探索自然做出巨大贡献,而导演在对电影寓意进行表达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这些社会意义是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的。从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比较而言,前者较注重视觉的爆炸性和优先性,例如《生化危机》系列、《罗拉快跑》和《现代启示录》等电影。
在《罗拉快跑》中,女主角罗拉为了拯救男朋友,决定和命运进行一次赛跑。该影片采用分段叙述方式,将主角可能遇见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命运进行了展现和剖析,在整个赛跑进行过程中,罗拉的红色吊带背心一直没有换过,并与其红色的头发相互呼应,这样的红色能够彰显罗拉的青春与活力、热情和奔放,她就像一只在城市之中奔跑的火鸟。而《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中,女主人公属于性感和野性的综合体,在性感服装的衬托下,在失去平衡的世界中,其角色形象充满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吊带背心这样的服饰元素,宣扬女权主义的文化,其中也带有浓重的男性霸权主义论调,体现了女性的自主和自强。与上述两部影视作品不太一样的《现代启示录》,属于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反映的是越南战争时期的一些列故事。其中男主角被关在地牢中时,穿的是黑色的长袍,在第一次出场时,脸上伴有微微藐视的神情,随着地牢大门慢慢打开,这个场景也就成为了电影历史上最震撼的出场一瞬间,这里采用黑色的长袍作为衬托道具,不仅展现了上校对清教的虔诚,还体现了耶稣的象征性。通过这样的形式,该影片就能衍生出更深层次的社会性,那么黑色的长袍作为一种道具,能够将导演需要表现的深刻意境完全展现出来。
五、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一般的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具有其本身特定的文化含义,在电影中,服饰文化不仅仅在传统的审美上得以体现,还会给观众带来特定的文化意义,服饰文化不光在角色的心理塑造上得到了完全体现,还能通过色彩的变化对观众进行强大的视觉冲击,营造、烘托出强烈的场景气氛,向观众传授特定的社会学和意义重大的文化符号,因此在所有影视作品中,服饰的作用都是无法取代的,然而如果只作为一种简单的表现手法,服饰文化作为一种道具形式,在影视表达和空间拓展等方面都值得更深刻的、更高级的、更有高度的研究。
注:
[1]胡牧君.一部有创见性与学术深度的服饰研究新著——评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2]钟扬.浅谈服饰文化中的图腾遗迹及其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05).
[3]何文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评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1).
[4]田力,吴求华.“最美小城”上演两岸同胞情深——台湾代表团参加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节侧记[J].民族论坛,2011(12).
[5]刘庆.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教学中渗透民族审美意识[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12).
[6]林晓华.民族服饰的艺术和历史演变——从民族服饰到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服饰艺术[J].大观周刊,2012(51).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
邮编: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