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北方工业学校辽宁盘锦124021)
摘要:为企业培养出既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又有一定知识的新型劳动者,是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焊接实习教学模块化是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方法,亦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用工“无缝接轨”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焊接模块化实习教学
焊接实习教学模块化突出了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多年来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通常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文化基础课先行、专业基础课跟进、专业课押后”的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理论和实习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中,学习目标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打破原有学科的界限来确定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强调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既可以先讲授理论内容,用以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生产实习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实习教学中,就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焊接实习教学模块的建立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这对我国职业教育作出了明确的定位。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教学模式的建立就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就业岗位为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教学模式的创新既是一个理念问题,又是一个反馈问题,更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更新理念、勇于实践、坚持创新,才能不断地探索出“低耗,高效,优质”的实习教学途径来。焊接实习模块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授课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专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了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实习教学模块的建立,要打破原来的章节限制,而以实践技能为划分依据,各模块之间既独立又互相联系。
二、焊接实习教学模块的实施
1.将技能训练放在主导地位。多年来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大家都知道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的道理,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科和学科之间、理论和实习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所以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一定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强调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既可以先讲授理论内容,用以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生产实习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实习教学中,就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进入模块学习必须由浅到深,由表面敷焊到开坡口焊;而且必须先学焊条电弧焊的各种位置敷焊,为其他操作方法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它是模块化教学实施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双师型”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他们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传授操作技能,还能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建设这样的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原来的专业理论教师要求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实习指导教师则需要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最终都成为合格的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师。
三、焊接实习教学模块化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模块教学必须由浅入深,由教师引导他们由简单的表面平敷焊开始到开坡口焊接,由平位焊过渡到横、立、仰位焊接。而且必须先把焊条电弧焊学好,为其它操作方法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增强信心,有继续学下去的兴趣。其次,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规定学生必须按时间安排通过选定的一个模块的考核,才能进入另一个模块的学习,通不过还可以重修。根据模块难易、先后情况可同时开设多个模块。动手能力差的同学因为要重修会有紧迫感;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提前完成选定模块学习可进入另一模块学习。这样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了,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最后,为培养拔尖人才,对领悟较快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供施展的舞台。比如开展技能比赛等。
四、评价结果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要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