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同病异治验案三则

/ 2

口腔溃疡同病异治验案三则

罗春红1杨晓2

罗春红1杨晓2(1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滁州239000;2中国医科大学沈阳110000)

【关键词】口腔溃疡,同病异治

《圣济总录》中说:“口疮者,由血气盛实,心脾蕴热,熏发上焦,故口生疮”。中医口疮,西医称之为口腔溃疡,是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的一类疾病,部分口腔溃疡先发生在口唇两侧,严重者满口糜烂,色红作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其主要病变在心脾肾,在临床上诊断同为口腔溃疡,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的异常,在治疗方法上不尽相同,笔者利用同病异治法治疗口腔溃疡,在临床疗效上取得了满意效果,先举临床案例3例共验之。

案例1

患者江某某,女,36岁,于2011年6月3号就诊我科,患者近3个月以来,口腔下唇部及两侧口颊均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口唇下部见一大小约3*2cm口腔溃疡,尚可见白色粘膜状物,两颊部分别见两个溃疡点,色红,表面溃烂,可见少量分泌物,舌尖色红,伴有腹部胀满,面部多发性痤疮,自服抗生素症状未见缓解,病程中,口腔异味,疼痛拒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鲜红,苔薄黄,脉数,脉症合参:心脾积热,邪热积于心脾,循经上炎为口疮,治疗:清热解毒,凉血生肌。方药导赤散、五味消毒饮加减;方药: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金银花15g,连翘15g,生地黄10g,野菊花15g,紫贝天葵15g,淡竹叶15g,通草6g,水牛角15g,赤芍15g,白芨15g,炒黄芩15g,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共七付,一日一剂,水煎服。二诊: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腹部胀满消失,大便通畅,小便畅,色清,苔薄黄,脉数,治疗仍守上方去大黄、芒硝继服十付,三诊,口腔疼痛消失,溃疡面基本愈合,继服上方七付巩固疗效,嘱其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三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案例2

患者林某某,男,69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1年,每于秋冬季节明显加重,患者于2011年9月25号就诊于我科,口腔多发性溃疡,尤以两颊、舌尖及上腭疼痛明显,溃疡大小不等,最大约1.2*1.5cm,较小溃疡散在分布于口腔颊部两侧,口唇外侧破溃,患者诉自11年前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1年,时轻时重,自服抗生素及清热类药物症状逐渐消失,但随着年龄增大发作越加频繁,且口腔溃疡破溃处日益增多,经久难愈,刻诊:患者形体消瘦,时有头晕耳鸣,夜间盗汗,口干欲饮,腰酸膝软,大便艰解,小便短赤,舌质紫,光滑无苔,中裂纹,脉沉弦细,诊断为口腔溃疡(气阴不足,肾阴亏事),拟方知柏地黄汤加生脉饮,予益气养阴,滋阴补肾(其中知母、黄柏清虚热,六味地黄滋阴补肾,泄肾中虚火),患者本身气阴亏损,予生脉(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同时肾水得养,虚火得清,患者连服2个疗程,至今口腔溃疡未见发作。

案例3

张某某,男,39岁,口腔溃疡病史达20年余,口腔溃疡内地方溃疡,经久不愈,由于口唇内侧多发,伴有两颊部数个溃疡,大小不等,表面有纤维假膜形成,呈白色,难以祛除,好发于秋冬季节或天气转凉时节,曾服多种抗生素及清热解毒药物,停药后症状加重,刻诊:患者神疲体倦,面色晄白,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诊断:口腔溃疡(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不足,水谷运化不足,气血津液难以上呈,脾不散津,濡润失常,同时,阳气亏虚,血脉不畅,血瘀成腐,故口腔糜烂难以愈合,因此治疗上给予健脾胃肾,理气化瘀,方药:金匮肾气丸、理中丸加减。患者连服5个疗程,体质恢复明显,面色红润,四肢温,且口腔溃疡完全愈合。

讨论

口腔溃疡是以是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中.。《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烁以行......民病口疮”。指出四时不正之气,火煭上炎等病因。临床上口腔溃疡常见的病因多见心脾积热,心火上炎,但脾肾阳虚引起的口腔溃疡,临床表现以上述原因引起的口腔溃疡比较相似,但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鉴别难道较大,因此辨证论治在治疗口腔溃疡上显得尤为重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内容,是治疗立法处方的依据,其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最好的诠释,上述案例中口腔溃疡诊断明确,临床表现相似,但病因各异,心脾积热多以口腔局部病变为主,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主要以心火炽盛,邪热循经上炎所致,治疗上以清心泄热为主。虚火上炎多见于体质虚弱,形瘦颧红,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此型多见肝肾不足,由于水不制火,虚火上扰所致,治疗上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为主。但脾肾阳虚型多因脾肾阳气不足,脾阳得不到肾阳蒸腾,脾津难以上呈,口腔濡润不足,气虚血瘀,治疗上多以健脾温肾为主,此型为临床少见,难以辩证。因此,在工作中医务人员应严格做到辨证论治,准确拟方,对症下药,善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方法治疗疾病。

参考文献

[1]中医儿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2]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