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张海印056600
【摘要】:情和境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如何把情境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在教学中,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景教学经验导入
新课标非常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和获得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为学生人格的整合发展提供时空。也就是说,教学的过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给予,更要着力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情境是客观的生活、景物与主观的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情和境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如何把情境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在教学中,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呢?
一、生活经验导入。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比任何理论更有说服力。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帮助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中轻松地找到探索新知的路径,架设一座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桥梁,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举重若轻。以“价值规律的教学”为例。怎样让学生理解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作为消费者,你觉得什么时候买衣服最划算?月饼生产和上市的旺季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学生不禁脱口而出:换季时买衣服最划算;月饼生产和上市的旺季自然是中秋节之前。究其原因,换季时人们对过季的衣服需求量减少,商家为周转资金,自然会降价销售;月饼在中秋节前需求量大,价格水涨船高,商家有利可图,自然会扩大生产。由此,学生自然得出结论:在价格和供求的相互制约中,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优化资源配置。
二、角色生动展现。有了“境”的角色进入,关键是“情”。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境中情、情中境的境界,使主体和客体相沟通呢?对主体来讲,关键是调动客体的参与和角色进入。
经过前一阶段导入的统一,在讲授阶段,主要是做好板书设计,重点讲解,难点化解。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教师设计的提问、语言的巧用和逻辑思维方法,教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意境,不仅可以起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再次达到情境的统一。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契领、突出重点、增强教学过程节奏感、集中学生注意力、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因此,板书直接影响着讲授的效果。如《经济常识》第一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四个字:“商品——货币”。由此通过目录和提纲,就可以把本课内容连串起来,并辐射相关知识点,商品的产生、含义、本质、基本属性、规律,货币的产生、含义、本质、基本职能、符号、与商品的关系等。如此言简意赅,不仅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了本课的体系,而且从微观上明确了知识点及其联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汇。
重难点的讲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重点的处理,因此,重点的讲解,一方面要精而简,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价值规律的讲解,可以分层进行,从其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理解。这样逐层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加深对此的理解。难点的讲解,要充分重视中学以上学生学习的难点,注意分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要善于提问,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此外,还要巧用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工具,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的传输来实现的,语言的优势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始至终的,其对于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内容的表达、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趣味故事引入。利用趣味小故事或古诗引入课题,在哲学的教学中尤为常见。很多故事和诗文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哲理。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化解哲学道理抽象深奥晦涩难懂的难题。利用古诗引入课题还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利用“阿凡提开染坊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结”;利用“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诗句让学生分析“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利用“按图索骥”典故引发学生思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等等。
四、含蓄结束。“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经过前两次的交融,最后将达到高潮。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其思想、感情、知识进行最后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等行为规范,达到“言尽而意无穷”之妙。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用设疑引思法、图式说明法、教师概括法、学生自解法结束、可以号召式、诗词抒情式、含蓄式、引经据典式、谈话式结束。如哲学部分用图式说明法结束比较好,这主要是针对单元复习时使用。唯物论可以以物质和意识四个字为中心构建图式和辐射知识点;辨证法以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为中心;实践论以实践——认识为中心。这样以图式中心来结束,从理论上可以对知识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思想教育来说,唯物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要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践论要树立实践的第一观点。从其方法论意义看,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用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目的,做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这样的结束,既可以使主客体融知、行、意为一体,又可以达到“外施造化,中得心源”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