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秦义民王晓龙(内蒙古通辽市医院028000)
【中图分类号】R72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175-02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仍是目前国内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研发,对于治疗幕上少量脑出血有了较多选择。我科自2007年到2012年共收治幕上严重症状性少量脑出血病例36例,其中选择CT定位下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器治疗25例,疗效满意。
【关键词】幕上严重症状性少量脑出血微创穿刺CT定位疗效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所谓幕上严重症状性少量脑出血是指出血位于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20ml小于30ml,而病人发病后即表现出较严重的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视野及感觉障碍等,我科自2007年到2012年期间收治幕上严重症状性少量脑出血36例,其中选择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25例,疗效满意,治疗及恢复期明显缩短,最短病人术后7天即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4天,保守治疗则需较长住院治疗及康复时间。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6例幕上症状性少量脑出血均经CT证实,并应用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5.7岁,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神志清醒至浅昏迷均有,外囊及皮层下出血19例,壳核出血10例,丘脑出血7例,偏瘫25例,语言障碍12例,视野障碍3例,我们选择其中外囊及皮层下脑出血15例、壳核出血7例、丘脑出血3例施行CT定位下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治疗,治疗时间窗选择在6-24小时,其余11例病人或家属不同意手术治疗而选择保守治疗。
1.2手术方法25例病人均在发病后6-24小时之内进行手术治疗,方法为CT定位下应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治疗前应在头皮表面画线标记,尽量避开外侧裂中央运动区及语言功能区,以免术后发生再出血及症状加重,穿刺针指向血肿中后1/3进行穿刺,术中抽吸血肿量应根据抽吸难易程度而定,不可盲目暴力抽吸,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情况及穿刺针位置,可相应给予尿激酶4-6万单位血肿腔内注射,保留4-6小时后开放引流,溶解的血肿可自然流出,一般注射1-2次血肿即可大部分消失,残余量一般不超过原血肿的30%即可拔针。
1.3疗效评定标准近期疗效:以病人出院时GOS评分。远期疗效:以病人手术后6个月GOS评分。优良:痊愈或优良;中等:重残,生活不能自理;差:植物生存或死亡。
2结果
2.1近期疗效:以皮层下及外囊出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术后7-10天即可出院,壳核出血特别是内囊破坏严重的症状改善不明显,住院时间较长,平均3-4周,丘脑出血以丘脑顶部出血预后较好,丘脑下部出血则预后差。保守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平均4-6周。近期疗效详见下表:
优良中等差优良率
手术治疗组25例20410.8
保守治疗组11例7220.636
2.2远期疗效:其中手术治疗组中GOS评分中等4例经过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其中2例转为优良。保守治疗中有1例中等病例转为优良。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自从CT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诊断脑出血及精确定位、定量有了极大的改善,亦为临床选择多种治疗方法奠定了技术保障。过去对于幕上脑出血血肿量不超过30ml,均给予保守治疗,而30ml以上血肿才是手术治疗指征1,我科总结以往保守治疗的脑出血病例,发现有部分30ml以内脑出血病例经保守治疗不能安全度过脑水肿期,仍需手术治疗。2007年以来,我科引进LY-1型颅内血肿粉碎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使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明显简化,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又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致死、致残的根本原因为出血后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损害以及随之而来的脑水肿、脑疝。早期减压是降低患者死亡及残疾率的有效办法。由于各种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脑出血的有创治疗指征应该适当放宽,而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
总之,对于幕上严重症状性少量脑出血的治疗我们认为采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是积极的和必要的治疗措施,为降低脑出血致残率和降低治疗成本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锦平.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治疗.微创神经外科学第2版367-373.
[2]王建清,陈衔城.高血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规范化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1):21-25.
[3]涂明义,马燕妮,丁宁慧等.颅内血肿抽吸加Y型引流管治疗脑出血[J].中国医刊,2000,35:14-15.
[4]王克臻,刘日祖,白永连,等.小骨窗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1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