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1

浅谈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耑娜

耑娜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人民医院839200)

【摘要】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203-02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38~78岁。入院时意识障碍6例,神志清楚42例,失语3例,口齿不清21例,其余25例语言无障碍。4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

2护理

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用力和情绪改变等外加因素,是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1]。起病急,发展快,出现突发意识丧失,颜面潮红,呼吸变深成鼾声,脉搏慢而充实,血压升高超过往常水平。一般情况下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早期,两侧瞳孔对称,对光反射灵敏,意识障碍加重,出现两侧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失语、眼向病侧偏斜,腱反射亢进,有肢体偏瘫,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2.1一般护理脑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以防出血加重。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是重症脑血管患者检测的常规内容[2]。

2.2做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脑血管病患者,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致失语、肢体偏瘫功能障碍等,产生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不愿意接受治疗。针对患者心理特点,首先要与患者在思想上进行沟通,帮助患者解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不断地与患者交流感情,始终让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让身体早日康复。

2.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3.1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拍背,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内容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3.2泌尿系统的预防及护理脑出血病人,通常因意识障碍活动受限,极易发生尿潴溜。应给予导尿或留置尿管。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管通畅,每4小时放尿1次,每日更换一次性尿袋,每日消毒尿道口和会阴,保持导尿管的通畅。

2.3.3便秘的预防及护理神志清醒者嘱其多吃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保证每日2000ml的饮水量,保证3天排便1次。便秘可给予结肠环形按摩或使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2.3.4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平卧体位,睡气垫床,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床铺要保持柔软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可用压疮贴预防。患者要每2~3小时翻身1次,协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脱、拉、推的动作,以防擦破皮肤,同时给予支持疗法,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

2.3.5口腔的护理对昏迷及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张口呼吸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腔,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2.4功能锻炼

2.4.1急性期以预防为主(1)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垫高超过肩部,膝下放一小枕,腿外侧放沙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足底放置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随翻身变动体位为半仰卧位,侧卧位和半俯卧位。(2)被动体位按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被动运动,有健侧到患侧,应多做运动,每次每个关节每个方向活动5~6下,每天3~5次。

2.4.2恢复期以增强患者的活动为主,对患肢进行坐、立、行的训练及各种日常训练。当患者能自行翻身后,讲训练体位改为坐位,健手扶床,两腿下垂,增加脊柱和髋关节肌肉、韧带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日常生活锻炼对患者进行包括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室外活动等帮助患者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2.5出院指导脑出血患者病程长,大部分患者往往没有完全康复就出院。护理人员就要教会其家属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如休息的环境要通风、透光、安静,地面不宜过滑、不能独居、心情开朗乐观,生活有规律;饮食宜低脂、高蛋白、富含纤维素;加强肢体或语言训练;家属要鼓励和督促患者服药,控制血压,以防复发。

3总结

脑出血的护理工作是细致而繁重的,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护理工作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过硬的技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回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劳逸结合、轻松愉悦的情绪,合理口服降压药,定期测血压等,能大大降低脑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