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及内镜资料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62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及内镜资料分析

马高峰杨文革朱初良张志杰谢胜宁庆云

马高峰杨文革朱初良张志杰谢胜宁庆云(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内镜表现、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现的胃肠间质瘤62例内镜(包括超声胃镜)、临床资料及其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结果(1)发生部位:50例GIST发生在胃,8例发生于食管,4例在空肠;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9例,33例因上腹痛行常规内镜检查发现,不明原因贫血6例,不全肠梗阻4例。(2)肿瘤大小及起源:肿瘤直径大小为1.5-8cm,经超声胃镜检查示42例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8例起源于粘膜肌层,12例起源于粘膜下层。(3)病理诊断:对36例在我院完成手术的大体标本病理显示均为由梭形瘤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或二种瘤细胞混合存在于同一瘤体中形成混合细胞型间质瘤。32例手术切除者,22例GIST为梭形细胞瘤,6例为上皮样细胞型,4例为梭形和上皮细胞混合型;24例良性,8例为潜在恶性和恶性;免疫组化显示CD34阳性22例,CDll7阳性32例。结论胃肠间质瘤的主要发生部位在胃,胃肠镜结合超声内镜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观察CD34、CDll7是确诊胃肠间质瘤的重要指标。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03-02

胃肠间质瘤(GIST)为主要发生于消化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型上皮样细胞或含有两种细胞并显示CDll7和/或CD34活性的间叶细胞瘤。研究显示,GIST有其独特的内镜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我科近年内镜发现胃肠道间质瘤62例,现就其内镜、临床及病理免疫特征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内镜发现的胃肠间质瘤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71岁。36例在我院完成手术治疗。

1.2内镜检查58例经电子胃镜检查发现,全部经Pentaxs纵轴超声胃镜检查,4例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

1.3病理、免疫组化标本经4%的甲醛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观察。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所用一抗为即用型CDll7、CD34、Desmin、SMA、S-100、试剂均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结果判定根据肿瘤细胞对免疫组化抗体的反应强度,光镜下半定量划分反应等级:肿瘤细胞均无着色为(-),灶片状瘤细胞显淡黄色反应为(+),肿瘤细胞显弥漫性黄色反应为(++),肿瘤细胞显弥漫性棕黄色反应为(+++)。

良恶性判断按Lewinetal将GIST分为:良性间质瘤(无恶性指标)、恶性间质瘤,其判断标准为:(1)肯定恶性指标:①转移(组织学证实);②浸润至邻近器官;③大肠的间质瘤侵犯肌层。(2)潜在恶性指标:①肿瘤长径:胃部>5.5cm,肠道>4.0cm;②核分裂像:在胃部>5个/50HPF,在肠道≥1个/50HPF;③肿瘤坏死;④核异型明显;⑤细胞丰富;⑥小上皮样细胞呈细胞巢或腺泡状排列。其中以肿瘤大小和核分裂像最为重要。间质瘤的良性、恶性判断标准:(1)良性间质瘤,无任何恶性指标;(2)潜在恶性间质瘤,仅具有1项潜在恶性指标;(3)恶性间质瘤,具有1项肯定恶性指标或者具备2项潜在恶性指标。

2结果

2.1临床表现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9例,33例因腹痛行常规内镜检查发现,不明原因贫血6例,不全肠梗阻4例。

2.2发生部位本组62例胃肠间质瘤50例GIST发生在胃,8例发生于食管,4例在空肠。

2.3内镜下表现36例表现为半球形隆起,18例表现为球形隆起,8例表现为欠规则肿物;表面见溃疡35例;肿瘤直径大小为1.5-8cm;经超声胃镜检查示42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8例起源于粘膜肌层,12例起源于粘膜下层。

2.4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32例经手术切除胃肠间质瘤,病理检查由梭形瘤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或二种瘤细胞混合存在于同一瘤体中形成混合细胞型间质瘤。22例为梭形细胞瘤,6例为上皮样细胞型,4例为梭形和上皮细胞混合型。免疫组化CD34阳性22例,CDll7阳性32例,32例Desmin、SMA、S-100均阴性。24例良性,8例为潜在恶性和恶性。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G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出现腹痛、黑便、贫血症状时常易误诊为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及不明原因的贫血而治疗。上述病例临床表现也以消化道出血、腹痛、贫血为主。GIST可发生于全消化道,好发于胃,其次是小肠、结肠,而直肠、食管很少见;起源于浆膜层、发生于网膜、肠系膜和腹膜等胃肠比邻组织的GIST并不少见。本文观察22例GTST患者胃底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胃体、胃窦、空肠。肿瘤直径为1.5-8cm。较小肿瘤多无临床症状,多在体检、胃肠镜检或腹腔手术中被发现,在影像学检查与手术中发现的GIST也占相当多的比例。GIST在内镜下多表现为半球形隆起、球形隆起;表面可见溃疡;超声内镜可以清楚显示其起源层次,一般多起源于固有肌层,粘膜肌层次之,粘膜下层、浆膜层较少。本组病例经电子胃镜、小肠镜下表现及纵轴超声胃镜观察结果与之一致。

研究证实,GIST的组织学结构主要有梭形和上皮样细胞2种,可为单一形态结构,或2种细胞同时出现,称为梭彤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形细胞型,这是目前公认的3种不同组织构型。但有时也可见罕见的其他类型细胞,应引起病理医师的重视,以免误诊。目前认为CDll7是诊断GIST的主要标记物之一。本组22例GISTCDll7呈不同程度的膜阳性、弥漫胞质阳性或核旁反应、不同程度的膜或胞质阳性,且多数瘤细胞CD34显强阳性或阳性反应。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胃肠间质瘤的主要发生部位在胃,手术完全切除是GIST主要的治疗方法;肿瘤大小及核分裂像数目是影响GIST预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