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非专业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非专业素质教育

方由林

方由林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摘要】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市场化的经济模式和日趋深化的工业化成为引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起因和原动力。改变长期存在的重专业素质教育、忽视非专业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其内容与模式由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所决定,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成为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社会经济内容与模式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0-0023-02

我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中学以前的教育在升学压力下,只注重考试科目的教学,忽视综合素质教育,大学阶段继续这种培养和教育的趋势,以培养高度专业专才为目标。这种教育体制下所培养的学生可能会有一技之长,但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社会交往能力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做人的基本准则等等,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思想被逐渐引入高等教育,力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实施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使学生的理性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高等教育一方面改革过去狭窄的学科设置与专业划分,重视学科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专业教育的深化发展,另一方面把发展非专业素质教育提到了素质教育的议事日程上来,实行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社会分工的深化升级要求高校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

专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分工的结果。社会是一个社会化分工的体系,个体无法独立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就必须进行社会分工。社会分工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专业化,提高劳动熟练程度,从而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工业化以来现代社会的专业分工在不断地深化和升级,适应社会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当然是现代化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正是现代的教育强调学科分化与专业分工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分工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协作,只有通过协作才能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高度专业化的分工更需要一个复杂的协作系统。著名的管理学家巴纳德直接将社会或社会组织定义为一个协作体系,而“协作体系是由两个以上的人为着协作达到至少一个以上的目的,以特定体系的关系组成,包括物的、生物的、人的、社会的构成要素的复合体。这样一个体系从一方面来看,显然是一个更大的体系的从属单位,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包含着从属的体系”。

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专业化的社会分工突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细化与升级,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对协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种时代需求,高等教育在实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培育学生深厚扎实的非专业素质与能力,了解并熟悉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内在规律,具备最起码的人文素质、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社会文化的背景知识,为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并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准备。

2.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对高校提出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经济中的各大经济部门、单位乃至每一个生产车间都在全国统一的计划安排下进行运作和生产,从而实现社会的分工与协作。在这种体制下,各经济部类、部门与单位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由国家计划部门统一安排和协调,其他组织与个人只需遵照计划执行即可。所以,高校的角色定位便是与已有生产部门和专业一一对应,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然后按照计划输送给各社会生产部门。专业划分过细,人为地割裂了各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使高等教育也逐渐走入了狭窄的专业化的胡同之中,所培养人才素质发面不全面,专业适应面窄。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转型,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高校的人才培养就必须面向市场的需求,并通过市场来实现人才的输出与就业,因此对高度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便显得更加紧迫和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中各个部门与组织不仅要在社会化分工的大背景下实现社会生产,而且更要关注所生产的商品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并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不仅要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更要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社会协作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进行社会协作的素质与能力。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体,其中包含着多领域和多学科的文化与知识,要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就必然要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至少是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较为熟悉。非专业素质是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全面知识体系和能力的表现。

二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模式

现代高等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的要求便是高校衡量其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尺度,也是高校寻找其角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对人才既有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有非专业素质的要求;既要求他们学有所长,业有专攻,又需要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与市场各方协作配合、合作共赢。目前,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围绕着非专业素质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内容组成。西安工业大学近年来加大了对非专业素质教育研究和探讨的步伐,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发现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将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非专业素质表现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是学生就业时具备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西安工业大学根据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出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指导模式。非专业素质,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一般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通用能力、必备人格等。

具体内容包括:(1)爱校敬业精神:爱校如爱家,维护学校利益,树立学校形象。勤奋敬业,守时按点,刻苦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顽强拼搏精神:方向明确、目标专一,具有较强的吃苦精神,树立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实现目标克服困难、持之以恒;(3)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很强的角色意识,定位准确,能够自觉服从组织,与组织成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主动承担责任;(4)学习认知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主动学习新知识,乐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够快速、准确地学习和掌握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知识面广;(5)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开朗的性格,敢于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够建立平等、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社交面较广;(6)沟通协调能力: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对象不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能与任何人进行深入沟通并且能交到好朋友。

在具体的实施中,主张在本科教育阶段按年级分阶段进行,一年级学生通过适应性教育,强调爱校意识,这是培养对一个集体忠诚度的体现。强调刻苦学习、按点守时、言行文明的养成教育,这是增强学生责任感的基础;二、三年级学生重点强化学习认知能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习方法讨论总结活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参加实习、实训、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大舞台,把握整体就业形势,及早进行职业定位,明确自身职责;四年级是学生实现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飞跃的重要阶段,也是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因此,开展大学生求职技巧、职场技能、社交礼仪等专项培训,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职业素质,尽快适应社会需要。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渗透在高校建设、教学科研、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把大学教育分为课堂教育与课堂外教育,二者都将是我们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所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课堂教育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教育环节,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实现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把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课堂教育的范围之内,甚至主张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教师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通过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相对而言,课堂外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开展和实施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尤其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促进非专业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促进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对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校园文化生活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锻炼、展示、提高自我的舞台,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条件和机会,也为他们扩大交往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高校本身就是学生生活的“小社会”,它不应只是青年学生求知的场所,应成为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和提高实践本领的训练基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然不可能仅靠课堂、实验室完成,还要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课外教育活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交往以及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得以完成。所以,除了在大学课堂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以外,还应该大力开展以培养非专业素质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以及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等,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努力营造生动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身体与心理素养;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是学生自己,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才华施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和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尤其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尽量发挥学生自治性组织,如团组织、学生会及其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以它们为桥梁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广泛地参与其中,受到锻炼,并得以全面的发展。当然,高校的管理者、教师更要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制订出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使非专业素质教育具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操作路径,与专业教育一样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教育环节。

参考文献

[1]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001(5)

[2]〔美〕C·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3

[3]李富全、邱相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