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加强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

沈滢莹

杭州余杭水务有限公司311100

摘要:从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角度评价了本地区供水水质的安全现状,分析了本地区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重点探讨了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的必要性与监测方法从而保证人民用水的水质安全。

前言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和水环境污染的加剧,本地区供水水质安全已经受到一定的威胁,水质安全既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又涉及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本地区供水水质安全现状

对本地区近10年来水质情况的调查和现场检测,通过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并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本地区供水水质现状进行的评价分析结果如下:

(1)总体状况尚好,但不同的水源地和不同季节之间有较大差别。

(2)虽然浑浊度、余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4项重点指标合格率相当高,已经基本达到100%的合格率,但还有提升的空间,在这点上我们也应该努力。

(3)从总体上来评价本地区供水对保障饮用者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尚无以饮用水为媒介引起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事故,但偶尔会发生局部水质浑浊,有异味等现象。

2、水质安全面临的挑战

2.1水资源短缺与过量开发

水资源是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基础,水资源短缺和过量开采对本地区水质安全已构成潜在威胁。

2.2水环境受到污染

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水源受到威胁,水源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氨态氮,挥发酚等。有的水源周边环境设置不科学,河水源时常受到排放工业废水的影响。

2.3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已经难以适应微污染水源的处理工艺

本地区所采用的饮用水净化方法基本为传统水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其仅适用于处理未受到污染的天然水源水,难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态氮,挥发酚等溶解性污染物,不适用于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地下和地面水源水的处理。

2.4输送蓄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及消毒的自来水在管网输送和水池(箱)蓄贮过程中,由于外界污染物的进入和内部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与滋生等造成二次污染。本地区供水管网覆盖面大,一些地区由于水的停留时间长,并采用二次加压方式供水,二次污染的机会大。调查表明在管网末梢和经蓄水池(箱)后的用水端处水质较出厂水合格率下降10%~50%,卫生学指标,感官性状指标都有所下降,余氯量过大而导致氯臭味不合格率为15%~26%,从而使原本合格的水成为不合格水或优质水的品质在相当程度上有所降低。

3、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3.1有机污染物质

据报道采用现有的检测分析技术,可检测出饮用水中有756种有机物,其中20种为致癌物、23种为可疑致癌物、18种为促癌物、56种为致突变物、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农药的使用、塑料、树脂、洗涤剂等类似于生物激素的化学物质会破坏生物的激素水平,造成生物体内分泌紊乱,发生神经系统障碍和各种畸形等疾病。而常规工艺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水中有机物数量,尤其是毒性污染物的数量在处理前后变化不大。

3.2有害消毒副产物

本地区的自来水有些还是采用加氯消毒方法,虽然在净化水质的过程中起到消毒的作用,但也会产生有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THMs)和卤代乙酸(HAAs)等,它们大多是致癌物或是诱变剂,在浓度较高时有毒性。

3.3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的控制仍是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最基础和最敏感的问题。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有3类:即细菌、病毒、寄生虫。经饮用水引起的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infectiondisease)主要有霍乱、伤寒、胃肠炎、肝炎等。本地区尚无由饮用水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但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对水质安全造成威胁。

3.4铁、锰物质

水中铁、锰超标不单会使水产生铁锈味、涩味、浊渡大、细菌大量繁殖,而当加氯后会使水变成棕褐色,污染衣物和设备。铁、锰氧化物在管道内游移沉淀,使管道结垢腐蚀堵塞严重,还严重影响水的感官性状指标。

3.5氨氮污染物

尽管氨氮本身对人体影响很小,但水中氨氮会影响净水工艺,影响有机物和锰的去除,与氯反应生成氯化氢,会有助于滋生藻类,影响水感官性状。

4、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对策与措施

4.1加强水污染控制,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口,垃圾处理厂等地要远离水源地。本地区水源的补给水为河水,由于近年来的工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使水质日益恶化,水中亚硝酸盐氮、氨氮严重超标,水质浑浊、恶臭、滋生病原微生物,使得水源水质受到威胁,呼吁政府加大对补给水源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防止河水恶化趋势。

4.2采用先进适用的水处理技术,采用先进、适用的给水处理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替代传统工艺技术,对设备进行改造,强化管理等技术措施。

(1)氯气预氧化法

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去除或降低有机污染物,由于地表水中的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较多尤其到了夏、秋季,水中藻类等大量繁殖,使水的腥臭味增大,同时在管道和构筑物上也生长大量藻类,采用预加氯对源水中藻类的去除起着重要的作用。

(2)强化混凝法

当水中有机物较多时,向水中投加过量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控制最佳混凝条件,提高去除常规处理中的有机物。

(3)水体有异味、浊度大,在现有条件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改善水质

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清洗管道及小区加压泵站的水池。

②对陈旧老化的管网进行改造,采用防止污染的卫生材料建造水池、管网、防锈垢。

③在水质监测中心、公司调度、泵站和管网末梢检测点等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下对水质进行连续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为公司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提供改进方法和可行性报告并着手落实。

(4)加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有四种卤代乙酸,尤其是经预氯化消毒后的水对水质安全的不利影响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公司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监测,今后在有毒有害副产品的检测方面还应加大力度。

(5)引用水常规处理工艺以后的深度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质,该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生物接触氧化、紫外线消毒、膜技术等。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原因,目前尚未采用。

4.3控制输送蓄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从水源到用水点,不论是水源保护还是净水工艺,管网输送还是蓄贮加压都应进行全程质量控制,防止二次污染,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防污染的输水和配水管材,淘汰混凝土管和冷镀锌钢管等易溶解出污染物和产生锈垢的管材。

(2)采用防污染的二次供水设施,改进蓄贮水池(箱)的工艺结构,保证水的流动性,防止微生物滋生,采用防止污染卫生材质建造水池防锈垢。二次加压系统采用微机变频调速水泵装置,省去高位水池,减少一次污染机会。

(3)必要时采用二次净水措施,来保证水质。

4.4建立供水水质安全监测体系并提高水质检测

水平建立健全并完善供水水质安全监测体系,目的在于对供水企业监督管理的同时给有关部门及时准确提供各个供水环节的水质信息,为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做出准确预警并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水质检测部门和供水企业应在媒体上定期公布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以便让消费者知情。

通过上述分析,最后我想说水质安全关乎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水务人,我们要尽心尽责让大家用上优质的水!

参考文献:

[1]柯以侃,董慧茹.分析化学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张宏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方法注解.重庆:重庆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