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朱永红
面对作文,大多数学生总会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感叹每天的生活都很枯燥,平淡无奇,根本没有什么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手头掌握了不少素材,可写起作文来却总感到干巴巴死气沉沉——有米也不会炊。这其实是对写作素材资源的占有与利用的问题。
鉴于这些情况,充分利用课外文本,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习作资源,培养他们敏锐地捕捉身边写作素材的能力,在课外文本中寻找到精彩的生活体验,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最终促进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主要的生活空间就是校园。因此,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宝塔”,奔向“十字街头”,去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他们对熟视无睹的作文资源能“明察秋毫”。要鼓励学生切实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此外,要写好作文,学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注重积累,学会体验,懂得思考,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有了生活之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有了阅读的养料,作文之花便长久开放;有了思想来导航,写作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关于自然资源
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虫蚁,都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索与启迪。“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引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东流之水引发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给人以启示:客观事物是个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得出不同的结论。
大自然是丰厚、博大、无私、绚丽多彩的。思接千载,那悠悠远远的飘渺的云,使同学们联想到远方的游子回归的身影;那蓊蓊郁郁苍翠的树,使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旺盛;还有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宏大背景中所展示的生命的壮美,以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阐释的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永恒。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只要我们认真思索,并用心去和大自然沟通,把自然属性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会给我们的写作提供无限契机,并在与自然的心灵碰撞中绽放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写出立意深远的习作来。
关于社会资源
学生学习紧张,观察了解社会和深入社会实践的时间有限,而且他们的生活空间比较狭窄,因此,有些学生写作的时候取材的范围不广,视野不宽,总是写一些学校琐事,内容老套,既缺乏可读性,立意也难深刻。
但身处社会之中,一个学生又怎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社会隔绝呢!再仔细想想,学生难道真的没有时间了解社会?平时看报纸,听新闻,上网,不正是了解这个社会的好时候?课余三五成群谈天论地时,不正是拓展视野,提高认识能力的时候?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相机而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这些社会热点话题、焦点人物,才能灌输学生一种为人的责任感,才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之能纵观古今中外,笑谈天下风云。作文才能紧贴时代生活,与时俱进。
关于情感资源
雨果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辽阔无比,深邃无比,璀璨无比。它是千百年来从大作家到普通百姓说不尽、写不完的永久题材。
欣喜若狂,是写作的情绪,也是写作的内容:杜甫正是沉浸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巨大惊喜中,才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佳句。悲痛欲绝,是写作的情绪,也是写作的内容:鲁迅正是“深味”着“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才得以把“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刘和珍君的灵前。
而我们的学生生活在蓝天白云下,有着阳光一样的心情,也就能催化出阳光般明朗纯净的习作。有时年轻的心在风暴中辗转浮沉,提示我们去思考生活和心灵的复杂性。学生小小的心就是一个博大的世界。他们的幸福、欣喜、平静、忧伤、沉痛、迷惘都是他们成长的记录,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达出来的过程,也是洁净灵魂和提升灵魂的过程。写作,又怎能放过这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有了思想与内容,还需要恰当的方法巧用这些资源。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话虽过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道出了写作的实质。广义而言,写作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从哪里来?从现实生活中采撷,从前人的文章中借鉴。狭义而言,写作总是从模仿起步的,积累是关键,模仿是前提。个性化、独创性的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生成的。积累多了,就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所以,写作的捷径是对前人的优秀之作“依葫芦画瓢”。“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何尝不是作文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