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王拥锋

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期间实验组复发率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兰索拉唑;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主要由于胃黏膜破坏因子增强、保护因子减弱所致。胃酸异常分泌是引起消化道黏膜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关键环节[1]。质子泵抑制剂是临床常用的抑酸药物。本文分析了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42例;年龄24岁~70岁,平均年龄(48.23±11.65)岁;体重46kg~78kg,平均体重(60.53±12.48)kg;病程1年~6年,平均病程(2.12±0.63)年;其中胃溃疡36例、十二指肠溃疡44例、复合型溃疡32例。

所有患者均有上腹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14C呼气试验结果提示幽门螺杆菌阳性,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研究对象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已发生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消化道梗阻、近期有抑酸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用药史、妊娠期女性、未成年人等患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56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溃疡部位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0mg,国药准字H20067605)治疗,剂量为30mg/次,1次/d,清晨顿服[2]。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兰索拉唑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中药方用党参10g、黄芪15g、丹参15g、白芍10g、厚朴10g、金银花10g、连翘10g、柴胡10g、木香10g、香附6g、川楝子6g、枳壳6g、陈皮6g、甘草6g。胃脘痛甚者酌加延胡索、乌药等;反酸甚者酌加乌贼骨、瓦楞子;腹胀甚者酌加砂仁、香橼皮等;食滞嗳气者酌加焦山楂、莱菔子等。上药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一次。用药期间清淡饮食,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咖啡等[3]。

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14d,并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性。

1.3评价指标

治愈:上腹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消失,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溃疡消失,周围组织无炎症,或处于疤痕期。

显效:上腹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消失,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溃疡消失,但周围组织仍存在炎症反应。

有效:上腹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改善,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50%,或溃疡进入愈合期。

无效:上腹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未改善,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不足50%或扩大[4]。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好发于胃、十二指肠等部位,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保护功能下降等密切相关。抑酸药物可减少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从而减少胃酸对黏膜的攻击,并破坏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环境。兰索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可进入胃壁细胞,在强酸性环境中转变为次磺酰胺衍生物,与H+-K+-ATP酶结合而抑制胃酸分泌。兰索拉唑起效迅速,可明显提高胃内pH值,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5]。

中医学理论将消化性溃疡归纳于“胃脘痛”、“嘈杂”、“反酸”等范畴,与六淫伤中、饮食不节、情志不舒、脾胃之气虚弱等有关,治则以健脾益气、行气导滞为法。本研究自拟中药方中以党参、黄芪共为君药,功擅补中益气。丹参、白芍共为臣药,功擅活血化瘀、缓急止痛。佐以厚朴燥湿除满;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柴胡疏肝和胃、木香、香附行气化滞;川楝子疏肝理气;枳壳、陈皮理气化滞。甘草兼为使药,调和诸药。胃脘痛甚者酌加延胡索、乌药等行气止痛;反酸甚者酌加乌贼骨、瓦楞子制酸止痛;腹胀甚者酌加砂仁、香橼皮等行气化滞;食滞嗳气者酌加焦山楂、莱菔子等消食化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行气导滞之功效[6]。

本研究中采用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兰索拉唑治疗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用兰索拉唑治疗者。上述结果表明: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毅.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4):469~471.

[2]李忠民,孙成山.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4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50~51.

[3]李小元.中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5):107~108.

[4]马丽娟,公培强,沈元良.清热利湿和胃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5):1063~1065.

[5]黄昕,刘明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4,20(10):138~139.

[6]邹菁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2):2296~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