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彭才元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荣山镇莲源中心小学彭才元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的。学贵有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

一、营造提问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从"精讲"的角度,讲深讲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降低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和价值,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惰性,不愿意思考,上课走神,质疑困难,理解能力差,思考方式不正确,导致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机会,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教师的亲和力。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善问”的学习环境,要倾听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探究、体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能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

二、掌握提问的技能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灵魂深入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问题是产生探究动力的源泉。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才会兴趣盎然,在质疑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新。

教师在把提问权归还给学生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设法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中探究有价值的问题,逐步掌握提问的技巧。抓住“问”的最佳时机,对激活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能够抓住课堂提问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钱梦龙老师提出了“定向提问”,即一篇文章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提问:从文章内容反面提问——写了什么?从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方面提问——怎样写的?从文章的主旨思路方面提问——为什么这样写?此外,文章的题目、词句的标点、课文的重难点、文章的矛盾之处都有疑问点。文章的题材不同,质疑的切入点也各不相同。

教师应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抓住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即可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质疑,避免提的问题过于肤浅或流于表面,要使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好习惯。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提问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作示范,这样,学生就能以教师为榜样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其次,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总结质疑的方法并从中找寻规律。如可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则是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促使其思维向深刻性发展的有效方法。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围绕它大胆质疑,往往可以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发现》这一课时,板书完课题后,可以问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看到这样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这个有趣的发现是什么?”“这个有趣的发现是谁发现的?”“这个有趣的发现是怎么发现的?”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点燃了求知的欲望。

三、提高有效释疑的能力

学生自己质疑后,再引导他们尝试着自己解疑,学生会倍感亲切,乐于合作、勇于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如果学生在质疑后,教师将问题抛开、或直接为学生提供答案,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解疑能力,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在引导学生释疑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广泛收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展知识视野,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首先要占有更多的资料,才能游刃有余地去指导学生根据提示或初读后的疑问,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运用到释疑中去。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并使用信息,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答案一目了然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重点问题则需要通过分组朗读、讨论、勾画等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学生质疑:风和太阳比了几次本领?每次比的分别是什么?结果怎样?问题中“风和太阳比了几次本领”属于一目了然的问题,学生很快作答“两次”。后两个问则采用学生重点朗读、勾画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悟。因此,教师要把学生教出“问题”来,让学生做“问”主人,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疑。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更加精彩!

总之,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应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并为他们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