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654-2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大剂量654-2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

刘永军刘辉覃方燕

刘永军刘辉覃方燕(成都军区机关医院麻醉科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654-2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治疗组23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联合大剂量654-2治疗,而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毕全麻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的苏醒时间缩短,术后体温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654-2抢救创伤血性休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654-2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

【中图分类号】R9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126-02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系指因大出血而引起,其他因素处于次要地位,以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是外科危重症之一。654-2又称盐酸消旋山莨菪碱,为M-胆碱受体及a-受体阻滞药。我院用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54-210mg/ml注射液,静脉注射2h内莨菪化。休克纠正后逐渐减量、延长给药时间、停药。多数患者用药时间为12~24h。我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应用常规治疗联用大剂量654-2[3]抢救四肢开放性创伤失血性休克23例,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按入院顺序将确诊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654-2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剂量组25例作对照。治疗组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4~62岁,平均35.1岁。对照组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3~63岁,平均39.4岁。全部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失血占血容量20%以上,受伤至到我院就诊时间0.5~6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主要依据:(1)严重的外伤失血史;(2)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改变:①、神志烦躁不安、呼吸浅而快、主诉口渴。②、皮肤颜色和温度的改变:观察肤色常用的部位有面颊、口唇和甲床,由红润转为苍白是休克的一个重要体征。反应了周围小血管收缩、微循环血流量减少。③、脉搏变化:脉率增快、细弱、过缓、心律失常等。脉搏变化出现较早,在动脉收缩压下降之前出现,故可作为早期诊断休克的征象之一。休克病人的脉率增快常可超过120次/分。④、动脉血压的变化:收缩压<80mmHg、脉压<30mmHg。⑤、尿量<30ml/h。⑥、中心静脉压<5cmH2O。⑦休克指数>1。[2]

1.3治疗方法均采用常规治疗:(1)伤员制动,去枕平卧或低斜坡卧位,抬高下肢15~20度,妥善固定骨折,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6~8L/min。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适当给镇静或镇痛药。(2)病因治疗:尽快控制活动性大出血,只有采取手术才能有效控制。(3)补充血容量:静脉补充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制品等[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大剂量654-2治疗。使用方法:654-220~30mg静脉注射15~20min1次直至莨菪化。休克纠正后逐渐减量、延长给药时间、停药。

1.4疗效评价标准神经阻滞患者术中神志清醒、安静;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患者(橼酸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胺为静脉复合全麻药),以停全麻药后30min患者苏醒,回病房后清醒、安静;术中充分补液后尿量超过100ml/h;术毕体温恢复正常,无寒冷、寒战;术后无明显皮下水肿(会阴、四肢末梢、胫前);判断为显效。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1.5统计学处理两组间疗效比较应用x2检验,x2=7.1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系指因大出血而引起,其他因素处于次要地位,以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休克时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缩功能失调,以痉挛为主,晚期扩张麻痹,造成血流病理性分布微血管动静脉短路开放,功能性分流,微血流紊乱,血流缓慢、瘀滞、红细胞聚集、微血栓形成、白细胞附壁,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渗漏、微血管自律运动减弱[1]。

休克是以交感神经兴奋为始动环节,并贯穿于病程始终。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收缩微动脉和小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收缩皮肤、肾脏和内脏血管的括约肌,致使芬太尼、丙泊酚等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4]。通过大剂量使用654-2,改善微循环,使药物代谢和/排泄加快,患者在停药后能及时苏醒变为可能。

莨菪类药能明显改善微循环流速、流态、流量,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减少微血管渗漏等药理作用,休克患者大剂量使用654-2后,皮下水肿情况明显减少。有人报道,一例77岁休克肺炎患者,4h内用山莨菪碱600mg,48h用药总量3660mg,未见不良反应出现。

以莨菪疗法为主综合治疗各类休克已为临床广泛采用,按常规积极稳妥扩充有效血量、补充营养和能量,吸氧和维持酸碱平衡,积极处理原发病,尽早选用莨菪类药,迅速使机体脱离休克状态。莨菪类药的药理作用,恰能及时终止微循环障碍,切断发病中间环节,为进一步综合处理和病因处理争取时间和创造了条件。抗休克的目标不在于提升血压,而是改善组织微循环灌流,保护细胞,选用莨菪类药物是合适的。

用药方法与技巧:⑴掌握适应症,抓住用药时机:有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再灌注损伤、平滑肌痉挛、神经体液因子等病理改变,抓紧时机早期用药。⑵发挥疗效必须莨菪化,莨菪化的实质是微循环活跃、M和a受体阻滞,临床表现为:病人面色潮红、口干、眩晕、心率增加,病人四肢由厥嫩冷转温暖,神志由烦躁转安静,尿量由少转多,肺部罗音逐渐减少或消失。根据病情尽快达到莨菪化、通常2小时内。化得快不仅为病情逆转争取时间而且用药总量减少。⑶观察中使用、个体化原则[1]。

基于上述临床理论基础,我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应用常规治疗联用大剂量654-2抢救四肢开放性创伤失血性休克23例,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一镗,刘中民,邱海波,等.外科危重病学.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1:269-279

[2]将耀光,范士志,王如文.门诊外科学.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7-41.

[3]何月光.新编实用药物学.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460-461.

[4]ApfelbaumJL,GraselaTH,HugCCJr,etal.Theinitialclinicalexperienceof1819physiciansinmaintaininganesthesiawithpropofol:Characteristicsassociatedwithprolongedtimetoawakening.AnesthAnaig.1993;77: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