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藤胶囊结合雷火灸、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芪藤胶囊结合雷火灸、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闫进军孙谊祝礼芸

荣成市中医院山东荣成264300

摘要:目的探讨芪藤胶囊结合雷火灸、运动针法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芪藤胶囊结合雷火灸、运动针法;对照组只采用雷火灸、运动针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藤胶囊结合雷火灸、运动针法共同作用,可有效治疗肩周炎症状,长期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芪藤胶囊;雷火灸;运动针法;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部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患者年龄多在50岁左右,亦称“五十肩”,女性多于男性。我院采用芪藤胶囊结合雷火灸、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抽取自2012年1月-2015年2月,在荣成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接收诊治的肩周炎患者102例,均符合肩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观察组52倒,男22例.女3O例。年龄32~75岁;病程2周~1.2年;右肩2O例,左肩31例,双肩1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5~68岁;病程6周~1年;右肩26例,左肩2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分布情况经X2检验和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1)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4)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3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

1.4排除标准:

1)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者。

2)有明显颈椎病、骨折及韧带断裂。

3)有肩关节结核、肿瘤者。

4)由胆囊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内科疾病引起的肩部疼痛患者。

5)纳入病例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出现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者,中止试验并予以剔除。

6)不能坚持治疗,或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予以剔除。

2治疗方法

2.1运动针法:

【取穴】

主穴:条口透承山

配穴:以条口透承山为基础,肩内廉痛:肩髃;肩外廉痛:肩髎;肩前廉痛:肩内陵;肩后廉痛:肩贞(或臑俞)。

操作:患者取正坐位,选条口透承山,进针后做提插捻转泻法,并在行针时令患者肩关节做前伸上举,外展上举,后伸及前后回旋等动作,幅度由小到大,持续捻转3分钟,休息5分钟,再如前行针1次,留针10-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慢性、病程长者,局部用拇指揉按肩外俞、天宗、臑俞、臂臑、肩前等穴,每次5-10下,并强做上述运动。

2.2雷火灸治疗:

患者取侧卧位,使用雷火灸专用艾条及两个两斗式灸具盒。点燃艾条后,每孔各插入艾条一炷,盖好灸具盖,将两个两斗式灸具盒分别垂直于臂臑穴,温灸30min。注意距离,以免烫伤。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疗组:运动针法结合雷火灸并口服我院自制药剂芪藤胶囊。一次5粒,一日3次。主要药物:黄芪、鸡血藤、当归、白芍、丹参、葛根、桂枝、羌活、威灵仙、防风、麻黄、生姜、大枣、炙甘草。

对照组:运动针法结合雷火灸,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程: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整体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制定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

1.治愈(临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

2.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

3.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

4.无效:症状无改变。

3.2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1

4.讨论

早在《黄帝内经》就记载了运用针法和灸法来治疗各种痛证,《素问•痹论》“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有随过,则病廖也。”又如《灵枢•周痹》提到“众痹...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千金方》中有“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灸刺皆验”。“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可见针灸的作用主要是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诚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血活则经络流行,营复阴阳,筋骨颈强,关节清利矣。”

雷火灸是改雷火神针实按灸法为明火悬灸疗法,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雷火灸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线辐射力,直接作用于肩关节,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起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等功效。雷火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减少炎症渗出、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的作用,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使组织变软,促进局部的新陈代谢,消除无菌性炎症和水肿,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从而起到活血化瘀,温通经脉,解痉止痛的作用。

针刺可通经活血,双向调节机体气血,使疼痛缓解。但传统的刺法重视局部穴位的应用,但忽视了针刺时运动的作用,同时,留针时间过久,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又会妨碍局部气血的流通,同时对活动度的改善效果差,进而影响了疾病的康复;运动针法,则以“动”为主,边针刺边主动或被动活动肩关节,不但加强疏经通络作用,调和阴阳,运行气血,提高痛阈,改善局部微循环,而且在运动中能解除局部肌肉痉挛,舒筋止痛,故能提高针刺的效果。

芪藤胶囊,能够补气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止痛。芪藤胶囊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大补元气,主脏,活血,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二药为君药共奏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之效。当归、白芍、丹参养血补血和营,活血化瘀通络协同黄芪益气生血。葛根、桂枝辛温解肌发表,温经散寒,为臣药。羌活、威灵仙、防风辛温发散,祛风除湿,宣痹止痛;麻黄发表散寒,温行经脉;生姜辛散解表,助麻黄发散水湿;大枣补虚益气,资其生血之源,与生姜共同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炙甘草助君药黄芪益气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止痛之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芪藤胶囊结合雷火灸、运动针法共同作用,可有效治疗肩周炎疼痛症状,长期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