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737200
摘要:语文是小学的基础性学科。学习语文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汉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帮助。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课堂导入技巧,可以快速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的状态,并且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前,根据教学的内容而设计的一项导入的环节,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得到长时间的集中,课堂效率也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通过有趣的导入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故事导入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是伴随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事物,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如果以故事导入的形式来导入待学的新知识,那么可以使学生边听故事边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借助故事导入待学语文知识期间,教师要确保所创设的故事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诉求与喜好,避免因为枯燥、无趣的故事导入情境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否则会影响故事导入教学的最终效果。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文章前,教师可以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为学生讲解下述的趣味小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情景吗?无论海水如何扑打岸边,海底依旧处于一片宁静。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听,海水当中依旧会有些许声音,那是各种海底生物在窃窃私语。如果用到特殊的听音设备,就可以确切地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飞行一样,发出嗡嗡的声响。通过这种简短的小故事陈述,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告诉学生本堂课教学的就是有关海底世界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媒体导入艺术,调动学习热情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工具。相较于普通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有关的语文知识,可以将某些枯燥的文本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借助媒体导入待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外,同样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天性等情况,确保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实物导入艺术,降低学习难度
小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会更加喜欢侧重于从观察实物当中学习知识,而不喜欢从文本当中获取学习知识,甚至非常反感阅览大量的文本信息。针对这种情况,为了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待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合理地借助一些实物道具来导入待学的语文知识,那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与学习相关的知识,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画杨桃》这篇文章期间,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一些杨桃,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自己所看到的杨桃是什么形状的,并尝试着在纸上画出杨桃的图形,边观察边画。在学生观察和绘画一段时间后,会意识到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自己画出来的杨桃形状也各不相同,这时候就会心生疑问。教师可以趁机导入该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解答自己刚才的疑问,这时候学生听起课来会更加入神,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四、情感导入,引发共鸣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都是作者抒发个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而且都旨在向读者传递其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价值观。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口头语言的描述来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氛围或情绪,以便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理解和感知的同时,还能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相信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或多或少地遇见过挫折。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总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同学们,当你辛苦努力的成果在转瞬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时,你还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吗?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谈迁是怎样战胜厄运,在逆境中站起来的。”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记忆中的成长经历,而且还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有助于学生深刻感悟谈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并善于运用巧妙有趣的方式来引出新课内容,以便在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导入效果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丹凤语文新课导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7,(05)。
[2]金立平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J].新课程研究,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