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爱国诗词鉴赏——千古兴亡爱国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初中爱国诗词鉴赏——千古兴亡爱国情

李秀英

李秀英

摘要:古诗词作为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依托,是语文课程中各阶段都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古诗文,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国粹,又使学生受到了教育与启迪,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加强诗词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态度体验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教学;鉴赏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历代文人墨士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经典诗篇,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诗词本身是文化的积淀,承载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与辉煌,更是现代人了解古人的思想、情志、文化的依托。古诗词作为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依托,是语文课程中各阶段都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古诗文,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国粹,又使学生受到了教育与启迪,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教育。选入教材的诗词,大多属于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所具有的情感性适合培养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因此,加强诗词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态度体验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情感培养,我们发现有一种情感是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团结向上和蓬勃发展的,并且让中华儿女保持着自尊、自强的坚韧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古代儒家思想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许多仁人志士,表现出来的深沉的民族责任感,勇于承担对国家的责任,并不惜为了理想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将自己对国家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爱国的诗词,这些诗词充分展现了诗人们炽热的爱国情怀。而在初中阶段,我们关注到课本也选了较多的爱国诗词,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爱国诗词教学呢?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文学鉴赏的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在指导初中爱国诗词教学时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如下有效的指导:

熟悉作者,把握背景

由于诗词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写出来的诗词,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也迥然不同。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本人的经历和诗词的写作背景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可以从这些相关的资料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了,而且对情感的把握拿捏得更准,为诗歌的进一步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和平年代,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诗词人一般都能够过着较安稳的生活,向往能够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相对而言更多的是抒发能够一展抱负的志向,爱国情感富有激情,但无处宣泄。但在战乱年代,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诗词人也遭受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体会更深,更能引发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更关心国家的存亡和百姓的安危。如“诗圣”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他本人前期是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但经历了安史之乱,遭遇了亲人离散、滞留战地、仓皇奔命的境地,因此他把自己的感情灌注于笔端,把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很多诗篇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贯穿了为国而忧、为民而愤的爱国思想。因此在鉴赏课本中的爱国诗词时,必须向学生介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相关历史背景,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理解诗歌内涵、体会诗人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一开始就以为这只是描述杜甫本人生活窘迫,贫困交加的痛苦,因为诗中的确是以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描写为主,但是这样的话就脱离了文中“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主题,也削弱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性,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杜甫写作的真正目的。这时,必须把背景导入:“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辗转流离,后经亲友帮助,在成都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跳塔,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时候,杜甫不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如果缺失了这背景的导入,学生是难以体会到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还有那炽热的爱国情感。因此,在鉴赏爱国诗词时首先需要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诗人的人生经历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二、调动思维,探究主题

爱国主义诗词脱离不了爱国两个字,爱国实际指的就是历史形成的忠诚和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和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由于诗词的解读本身就包含着不同的解读,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以辩论、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讨诗歌主题。

例如在教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探讨该词的主题,有学生提出质疑:词中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据此认为这首词里面的爱国主义是狭隘的爱国主义,是愚昧忠君的表现,而且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着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并没有直接去点明,而是交给学生去探讨。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有的持赞同意见,有的则觉得是以偏概全。后来经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得出结论:里面描写了战场的激烈,作者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两句其实是作者收复失地理想的概括,也是坚定信念的寄托。但那是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上面的描写只是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这样写更能抒发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同时也抒写了辛弃疾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多角度质疑和探究,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了赏析中的“析”,思辨能力得到加强。

三、情感体验,融入诗境

无论什么作品,都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在里面的,而爱国诗词表现得更加强烈。但由于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初中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比较狭窄,对古代那些仁人志士表现出来的兴亡之感无法得到较深入的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寻求诗词中和学生生活的相通点,启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理解诗词中所透露出来的爱国情感。因此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凭借描绘、听朗读、图示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描述(图示)自己在诗中所看到的生活画面,或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尽可能达到传神的地步。

如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里面描绘了苏轼出猎的壮阔场面,笔者就让学生用描写性的语言来进行叙述。学生兴致很高,争相使用自己掌握的语句来描绘,笔者再顺势播放相关的朗读,然后总结:“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并用投影放映出一幅名家描绘的图景,让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感受: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而末尾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笔者播放了一段《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弯弓射雕的片断,让学生去想象作者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并投影了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的历史资料。通过先进的设备,让学生融入诗境,充分理解苏轼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爱国诗词因其所具有的高尚情怀流传千古,我们在初中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对诗歌主题、情感的探究将诗人爱国的情怀投射到学生心中,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让学生能在新时代具有爱国向上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中学初中部

邮政编码:5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