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肿瘤患者PICC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

赵桦

赵桦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江苏溧阳213300)

【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PICC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宣教模式)和观察组(优质护理理念模式),每组均分为30例,观察及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自理能力评分(89.4±4.8)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所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t=4.776,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总护理满意度为29(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21(70.00)%,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肿瘤;PICC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164-02

PICC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为一体的优质护理模式。全面贯彻“以患者为中心“”为护理理念,激发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为护理理念,从中可凸显出护理人员的同情心与责任心。临床上针对肿瘤患者,因长期化疗而造成患者局部渗漏性损伤以及静脉炎等情况的发生,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为有效解除肿瘤患者因长期化疗以及反复进行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困扰,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选自2013年—2018年7月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均采取PICC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于2013年7月—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6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上纳入研究的对象和家属均知晓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临床检查明确,符合肿瘤的诊断标准。按就诊的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30例(常规宣教模式)及观察组(优质护理理念模式)。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35.21±2.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36.12±1.5)岁;60例肿瘤患者其中包括消化道系统肿瘤患者32例、呼吸系统肿瘤患者28例。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相比较,无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式

1.2.1对照组对本组患者均实施常规PICC宣教:(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常规讲解有关PICC留置管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2)向患者及家属详细指导并熟练护理技巧以及如何自我管理[2]。(3)出院后给予常规健康宣教。

1.2.2观察组对本组患者均采取PICC优质护理理念:(1)护理人员应主动跟患者进行沟通,可通过询问、交流及观察,详细了解患者对PICC留置管的认知度,对错误的理解进行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引导,以此同时,应需向患者详细讲解对该疾病带来的影响,以确保患者对PICC知识的重建[3]。(2)结合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来制定一套相应的康复训练。同时教会患者及家属应定期维护及导管问题的处理[4]。(3)将延长管固定孔固定在思乐扣上,并粘贴于皮肤上,同时对穿刺点的血迹进行擦拭,并取小块纱布对渗出液进行吸收,并用绷带将穿刺点进行包扎。(4)定期进行随访,并将肿瘤患者对PICC留置管的维护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答,以确保患者以一种良好的状态,来提高预后恢复[5]。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肿瘤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自理能力评分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情况。自理能力评分以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进行评价。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分为无依赖(100分)、轻度依赖(61~99分)、中度依赖(41~60分)及重度依赖(40分以内)。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结果发现,观察组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自理能力评分(89.4±4.8)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所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t=4.776,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细信息见表1。

(2)结果表明,观察组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总护理满意度为29(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信息见表2。

3.讨论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自理能力评分(89.4±4.8)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所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t=4.776,P<0.05),由此说明,观察组PICC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观察组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总护理满意度为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度为70.00%。由此得出,对于肿瘤患者采取PICC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减少了患者因长期治疗带来的不良情绪,并且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思伶.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护理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73.

[2]李玮虹.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236-237.

[3]梅丽萍.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14.

[4]鲍艳玲,范玉娥.肿瘤患者PICC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及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48-49.

[5]李银英.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PICC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