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平南537307
【摘要】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中医药对肩周炎的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优势,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肩周炎;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U246.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47-02
1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及外伤劳损有关。年老体虚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则筋脉拘急而不用;或因久居湿地,风寒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寒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而不流,筋脉拘急而疼痛。血行受阻,瘀积于内,络脉不通,久之,筋脉失养,拘束而痿,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而发病。临床各医家根据各自的经验,把肩周炎分为不同的证型,治疗采取不同的方法,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彭趣思[1]认为病机为肝肾虚衰,气血失营,所以分期为疼痛期、关节功能障碍期、疼痛缓解期、恢复期,并且主张以早期及疼痛期时以综合治疗效果最佳。龙智铨[2]等把劳损性肩痛症分为肩周炎轻型、肩周肌肉肌键劳损型、肩周炎重型、颈性肩周炎型四种来治疗,轻型给予内服中药加外敷寒痛乐,劳损型以局部封闭为主,重型用三个方向主动加被动治疗,颈型以手法复位为主治疗30日,痊愈率在72.3%。许涛等[3]将肩周炎分为寒痹与热痹并同时循经分为手阳明经病、手太阳经病、手少阳经病,而后寒痹在针刺后给予烧山火手法,热痹给予透天凉手法,不同经病采用各经穴位治疗,结果52例治愈36例,显效10例。梁明章[4]将肩周炎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挟湿型、痰浊阻滞经络型、肝肾亏损型辩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
2手法治疗
手法推拿可直接松解局部组织,分开粘连,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脉,调理气血,促进变性、挛缩组织修复,最终达到阴阳调和,脉络通畅的目的。目前有关单纯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报道比较少。王丰[5]应用宫廷正骨手法治疗91例肩周炎患者,治愈60例,好转29例。胡晓斌[6]等应用揉推法、摇拉法、扳拉法治愈肩周炎患者526例。徐玉欣[7]采用局部推拿手法治疗结合足底按摩治疗肩周炎,选择肩周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推拿手法后,再配合足部按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9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刘波[8]采用中医按摩中双手提肩法、抬肩法、旋肩法、摇肩法、封闭治疗等治疗肩周炎226例,经治疗215例痊愈,治愈率为95.1%,11例患者显效,显效率占4.9%,结果表明中西按摩治疗肩周炎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3针刺治疗
3.1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的一种治疗方法。柴广慧等[9]用电针肩三针、臂臑、天宗、阿是穴、曲池、外关、中渚、合谷,配合红外线(TDP)照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3个疗程治疗后,57例患者中治愈44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
3.2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莫晓枫等[10]将59例门诊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腹针疗法(取穴中脘、双侧商曲、患侧滑肉门)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体针(取穴肩髃、肩髎、肩贞)治疗。结果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为优。
3.3运动针疗法针刺运动疗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治疗因素,即在针刺的同时或在针刺之后或在针刺之前运动患部。李红等[11]将7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时关节运动组即治疗组及常规针刺组即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结果针刺时关节运动治疗肩周炎优于传统针刺法。
3.4体针疗法韩新强等[12]采用辨经取穴治疗肩周炎,该方法根据疼痛部位所属的经脉,选取相关腧穴进行治疗:如疼痛部位属于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可取同名经足太阴脾经的商丘、三阴交;疼痛部位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可取同名经足太阳膀胱经之申脉、昆仑、跗阳治疗。共治疗386例显效108例,总有效率95.65%。
3.5腕踝针疗法腕踝针疗法,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腕关节或踝关节上方特定刺激点(腕部、踝部各有六个刺激点)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李萍[13]治疗肩周炎92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0例与单纯治疗组4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配合体针治疗,单纯治疗组单用体针治疗。结果:治愈率联合治疗组66%,单纯治疗组40.4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4小针刀治疗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能够直接、彻底地把骨面肌腱、韧带等粘连处分开,使受压的神经血管得到松解,从而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建立血液回流通路,带走大量致痛物质,使细胞组织缺氧状况得到改善,疼痛得到缓解,从而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14]。小针刀疗法是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结合起来,通过刀的切割解除了粘连、结瘢的机械性压迫、牵拉对感觉神经末梢的作用。同时针的刺激可以疏通经络、活血通气、平衡阴阳,“通则不痛”。因此,小针刀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疗法,它既保留了传统医学的优势,又采用了现代医学的优点,特别是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可准确直达病处,其效果也是其他疗法所不能达到的[15、16]。
5穴位注射治疗
刘永涛[17]取患侧穴天宗、肩髎、尺泽、曲池、肩前、肩后、臑俞、臂臑、曲池、阿是穴等。以压痛最明显为取穴原则。每次选取4-5穴。取复方当归注射液4mL,每穴注药0.8-lmL,每2天l次,5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40例病例中治愈3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黄菁等[18]取穴肩髎、臂臑、肩井、肩中俞、手五里、颈夹脊,常规取复方丹参液或丹红注射液10mL,每次选取3-4穴,每穴注射lmL左右,隔天注射1次,患者局部酸胀明显的可调整为1周注射2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12例病例中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100%。黄晓兰等[19]选肩髎、肩贞、天宗、外关、曲池。取威灵仙注射液lmL和丹参注射液3mL,隔天注射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56例病例中治愈4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
6中药外治法治疗
中药外治诸法,或热熨,或敷贴,或薰洗,或通过离子导入,各具特色。所选药物大多为温通经络,祛风寒湿邪、蠲痹舒筋止痛之品。上述中药外治诸法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毛孔,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内,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渗液的吸收,减轻或消除关节、肌肉组织的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6.1中药热熨治疗中药热熨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高氏[20]以散寒舒筋散治疗本病160例,药用川乌、草乌各10g,防风、桂枝、白芷、葛根、木瓜、川芎、红花、伸筋草、透骨草、羌活、川椒、骨碎补、川断、芙蓉叶、金果榄、乳香、没药、片姜黄各15g。共研为粗末,装入筛布袋内,放入蒸笼中,蒸煮20min,取出,凉至皮肤能耐受时,热熨患处。治疗约60min/次,1~2次/d,9d为1疗程。其中治愈109例,好转48例,总有效率98.12%。
6.2中药敷贴治疗中药敷贴法是将药物研为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糊状制剂,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宫卫东[21]自拟祛寒化湿散,取敷贴法外治,经观察531例患者,结果治愈251例,占47.3%;显效195例,占36.7%;好转85例,占16.0%;总有效率达100%,疗效满意。何永生等[22]运用云南思茅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肩周炎,治愈9例,占16.07%;好转41例,占73.21%;未愈6例,占10.72%;总有效率89.28%。
6.3中药熏洗治疗肩周炎的发生与年老体虚、气血不足、筋失濡养、汗出当风、夜卧露肩、感受风寒湿邪及慢性劳损或外来暴力所致的急性损伤未彻底治疗等因素有关。中药熏洗具有疏通经络、祛瘀止痛、强筋壮骨的作用。中药薰蒸法选用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等为主的中药制剂液外用,在温热刺激下增强了消炎止痛的功能,改善了血液和淋巴循环功能,使组织新陈代谢功能增强,促进了致痛物质的消散和吸收,达到舒通经脉,消炎止痛,促进关节运动改善的目的。张雪琳[23]采用中药湿热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45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5.56%。张春月[24]采用中药熏洗、按摩、拔火罐治疗肩周炎55例,结果显示治愈48例,占87.27%;显效5例,占9.09%;无效1例,占1.82%。谭文捷[25]采用中药薰蒸治疗(药物组成:丹参、当归、制乳香、制没药、白芍)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8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4%。
6.4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频治疗仪具有镇痛消炎、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功能;加之肩周炎病例发病诱因大都与寒凉有关,中药离子导入法把药物作用和电流刺激相结合,使其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肩周炎病例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急性期不宜手法治疗的患者。汪凤兰[26]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21例,结果治愈8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无效0例,取得满意疗效。
7结语
总之,中医治疗肩周炎常能有效减轻患者病痛、缩短病程、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解痉止痛,而多种疗法综合治疗发挥的作用优于单一疗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趣思.从肩周炎病机转归对治疗方法的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2):47.
[2]龙智铨,何晖.辨证治疗劳损性肩痛证12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6):1547-1548.
[3]许涛,汤开鉴.辨证分型与循经取穴治疗肩周炎5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0):21
[4]梁明章,陈海华.肩周炎的中医分型治疗[J].海南医学,2001,12(4):28-29.
[5]王丰.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101-102
[6]胡晓斌,刘艳.浅谈治疗肩周炎三大手法[J].中国中医药,2010,8(8):85
[7]徐玉欣.局部推拿手法治疗结合足底按摩治疗肩周炎54例[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5):743-744.
[8]刘波.中医按摩治疗肩周炎226例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8(4):120.
[9]柴广慧.电针合并TDP照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7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3):62.
[10]莫晓枫,宣丽华,徐福,等.腹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5):360.
[11]李红,陈尚杰,张家维.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7,23(10):8-9.
[12]韩新强,韩宝如,韩艳茹.辨经取穴治疗肩周炎38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0):10.
[13]李萍.腕踝针配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32-33.
[14]庄绪军,刘希元.针刀加手法治疗肩周炎130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82.
[15]范家桂.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18-1619.
[16]张伟民.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6):533-534.
[17]刘永涛.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l4(4):58-62.
[18]黄菁,欧玲.肩周炎穴位注射临床体会[J].大家健康2012,6(9):55-56.
[19]黄晓兰,武守军.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5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5(1):59.
[20]高振中.散寒舒筋散熨治肩周炎160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8,(2):29.
[21]宫卫东.祛寒化湿散敷贴治疗肩周炎531例[J].江苏中医,1997,18(8):24.
[22]何永生,邬亚军,吴玉泉等.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肩周炎5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3):146.
[23]张雪琳.中药湿热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0,5(23):552-553.
[24]张春月.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拔罐治疗肩周炎55例[J].医药产业资讯2005,2(7):63.
[25]谭文捷,周宏图.中药薰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J].中国临床康复,2003,32:4317.
[26]汪凤兰.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