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

赵丽丽

赵丽丽

安徽翔凌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2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建立和健全监测制度来完善了水土监测工作。在此背景下,梳理了我国现阶段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的现状,并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充分了解到水土监测体系制定与实行的重要性,着力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的信息化与透明化,加强对该监测体系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扶持,更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所规定的水利部文件要求下的各项基本工作。本文就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现状;任务

引言

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技术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只有将连续、定位、定量的监测活动和严格、稳定、持续的管理制度相结合,才能客观地反映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动态,分析评价水土保持效果,才能确保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高效运作、数据交换的安全通畅、业务合作的和谐默契,才能保证及时、科学、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为政府、社会和公众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必须完善水土保持监测制度,建立协调的监测制度体系,以规范监测行为,实现监测全过程管理的科学化。

1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1.1法律法规方面

(1)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伴随水土保持新法律法规的提出,水土保持方面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强化:①明晰了水土保持监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②对水土流失公告及调查制度进行了有效完善。新法律法规提出要定期开展水土流失情况调查工作的要求,增大水体流失现象的监测范围;提出依据前期调查、监测结果,定期公布水土流失实际面积、区域分布及危害治理等内容的要求;③构建了更为严格的监测制度,各生产单位需委托资质机构,对后续生产建设可能造成的破坏与流失现象进行预测与监测,同时将结果反馈至主管部门;④提出了要对监测经费进行有效完善和保障的要求,确保体系得以顺利实施。(2)实施条例。90年代我国制定并发布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实施条例,强调从不同角度对相关法律法规施以补充与细化。在此之后,水土保持新法律法规的提出又对近三十年来实践经验进行了汲取,并在其中纳入了原条例较为成熟的内容。(3)部门规章。依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与其实施条例,共发布了三次部门规章。现阶段正以新法律法规为依据,不断审查和修订部门规章。①对于监测网络管理方面的部门规章,其从多个角度明确了水土保持监测规定;②对于监测资质管理方面的部门规章,其主要将监测资质分成甲乙两级,然后对包含从业范围、申请条件与监督管理等在内的具体工作加以严格规定;③对于设施竣工验收方面的部门规章,其提出监测单位应积极参与现场验收的要求,并对监测报告制度进行了规定。

1.2规范性文件

(1)水土保持监测综合管理类。它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的原则性规定。自2004年开始,水利部先后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年)》《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年)》《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8—2020年)》和《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4个与水土保持监测相关的综合管理类文件。其中,《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年)》在总结监测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监测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目前,正在起草《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涉及监测管理原则、机构职责、规划管理、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调查、监测数据管理与公告等方面,目的是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的要求,规范水土保持监测行为。(2)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类。这类文件主要是对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的规定,内容涉及网络建设、网络组成与分类、监测站点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设施设备管护等方面。目前,已印发的有《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办法》以及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办法等。正在拟定的有《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络建设标准》和《水土保持常规监测点建设标准》等。(3)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管理类。这类文件主要是对水土保持动态监测行为的规定,涉及包括重点防治区、常规监测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调查等在内的动态监测的原则、组织管理、内容与方法、监测频次、成果要求、监测报告、从业人员管理等内容。同时,明确水土保持调查的目的、分类、原则、内容与方法、周期等内容。目前,已印发的有《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实施办法》《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典型小流域和典型监测点水土流失监测实施管理办法》《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等;正在修订的有《水土保持普查基本规定》和《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监测基本规定》等。

1.3技术标准

根据不同的执行效力,可将体系技术标准细分成三个层次,即GB(国家标准)、SL(行业标准)与DB(地方性标准)。截至当前,已经颁布实行的体系技术标准共15项,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正处于拟定编制过程中。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区也根据自身主要特征,结合工作基本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标准,并形成技术资料,接连出版专著,在技术指导及规范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2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2.1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要想确保水土保持监测的高质量与高效率,其首要工作就是要切实做好数据监控的管理、收集与采纳,并使最终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与监测管理机制相配套。要借助该制度的力量,为公众提供一个透明化的管理机制体系,让大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水土监管的重要性,并呼吁群众参与其中,加大群众对此管理机制的监督与协作,为国家以及各地方的发展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面对水土保持监测体制机制制定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高管理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并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建设出与之更协调的治理体系。

2.2健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体系

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工作力度,健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体系,以适应水土保持监测业务不断拓展、工作不断深入、技术不断创新的需要。首先,围绕重要技术环节、技术领域和关键仪器设备应用等,制订出台满足各种需要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导水土保持监测;其次,在制订技术标准时,要充分吸收水土保持科研成果,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第三,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强化技术制度的宣贯,提高执行力和执行效果。

2.3规范公告行为及动态监测

应当在积极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前提下,深化、明晰公告及动态监测具体行为,坚持构建和完善公告、动态监测对应的配套制度,落实规范化管理。另外,增进全体监测机构、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使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与工作水平。

结语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与之配套的信息透明化和明确的监督制度是该工作的基础,能稳步推动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的发展,从而最终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出相应的理论与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郭索彦.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

[2]王治国.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J].中国水土保持,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