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芳(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河南安阳455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9-0011-0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引导对75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后,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75例患者均建立理想的操作通道,无胸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肾盂撕裂、肾脏穿通伤等操作并发症。取石率为97.3%(73/7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可以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提供实时、安全、准确的工作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超声引导工作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其微创、成功率高和死亡率低逐渐取代开放手术而成为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对75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工作通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8月—2008年12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75例,男50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结石大小为1.0~5.6cm。
1.2仪器与设备AlokaSSD-500超声诊断仪,穿刺探头频率为3.5MHz,18G穿刺套管针、全套筋膜扩张器、金属导丝或斑马导丝。
1.3方法75例患者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成功后,先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留置5F输尿管导管;随后患者改俯卧位,腰背部垫高,再次消毒铺巾。超声探头外套无菌腔镜塑料护套,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超声介质,进行术中扫查定位。助手由留置的输尿管导管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形成人工肾积水,将超声探头纵行扫描11肋间或12肋缘下、腋后线至肩胛下角线间区域,了解患肾的位置、大小、集合系统及结石的情况部位。定位肾盂后,再扫查穿刺通道经过的结构,测量皮肤至穿刺目标肾盏的距离、肾实质的厚度以及了解穿刺针入针的方向、角度、深度等情况。以18G穿刺套管针在B超监视下缓慢穿刺进入目标肾盏,可见积液引出,置入安全导丝,以穿刺点为中心切开皮肤5~10mm,利用筋膜扩张管或套叠式金属扩张器自6F起常规顺序扩张至16F或21F,最后一次带鞘扩张,置操作鞘后入经皮肾镜,行经皮肾镜取石术。
2结果
75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工作通道建立顺利,经皮肾镜取石术取石率为97.3%(73/75),2例未取尽者行体外震波碎石术后排出。通过超声扫查,可清楚分辨肾集合系统的结构、结石的部位、肾实质的厚度及穿刺路径的情况,对目标盏的选择方便、容易,更可直视下缓慢进针。本组75例均建立理想的工作通道,无胸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肾盂撕裂、肾脏穿通伤等操作常见并发症。
3讨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通过经皮肾通道对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经皮肾镜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具有创伤小、疗效佳、并发症少等优点,与体外震波碎石术和输尿管镜技术等共同构成了上尿路结石的现代治疗方式。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肾脏进行准确的穿刺以获取最佳工作通道,理想通道的建立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关键。建立工作通道的方式有X线引导、CT引导与超声引导[1]。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时,根据肾盂肾盏解剖特点和肾结石的位置关系,一般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多建立于患肾中盏后组,它可以在更大的范围观察和处理各集合系统情况,较其他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能处理更多的肾盏结石、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梗阻病变,而且该通道引起大出血可能最少,最为安全[2]。实时超声引导的穿刺,使用穿刺探头引导,让术者有近乎直视下穿刺的感觉,避免了盲目性。结合结石所处位置,尽量选择患肾后组中盏建立工作通道,既可使肾镜有较大的上下活动范围到达更多的肾盏,又同时有利于尽可能取尽结石后能顺利放置输尿管内引流管,而且由于通过“无血管区”进入目标肾盏,能降低肾损伤及出血等并发症。超声引导的优点:①超声可以多角度连续扫查,帮助操作者建立肾脏集合系统和结石之间的空间立体关系。在监视器上超声穿刺引导线的指引下,操作者可以实时动态监测进针方向及针尖到达的部位,以避开肾内血管区,为操作者穿刺与扩张深度提供依据。②在实时超声图像上确认穿刺目标,测量进针深度和角度,能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③能显示通道结构,并显示穿刺针、斑马导丝和筋膜扩张器的活动,选择合适的进针点,避开主要的脏器血管,防止损伤出血,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操作时间。④仪器装置简便,可随时前往手术室进行定位,且没有放射性损伤。超声引导的缺点在于用扩张器扩张通道时不能清晰显示扩张器,可能导致穿刺过深甚至穿孔。
参考文献
[1]刘刚,梁建波.B超X线联合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无积水肾铸型结石[J].微创医学,2006,1(3):165~167.
[2]梁宇海,吴凡宇,吴俊雁等.经皮肾镜碎石术合并严重出血的预防与临床处理(附13例报告)[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