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研究

赵后美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绥芬河157399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45例常规组45例,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on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Self-managementBehavior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onself-managementbehaviorof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Methods:Ninetyelderlypatientswerepidedintointerventiongroup(n=45)androutineinterventiongroup(n=45).Nursinginterventionwascarriedoutintheinterventiongroup.Routinenursingwasperformedintheroutinegroupandself-managementbehaviorofthetwogroupswasanalyzed.Results:Theself-managementbehaviorofinterven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routinegroup(P<0.05).Conclusion:Nursingintervention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self-managementabilityandcontrolbloodpressurein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

【Keywords】nursingintervention;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self-managementbehavior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105-02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无法从根本上控制血压,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由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在治疗中存在三个误区。本文通过对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规范和强化自我管理行为,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建立良好遵医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使血压得到很好控制,社会不断进步,护理学在持续的发展,患者可以进行比较全面的护理,健康教育起到比较大的作用。高血压是生活方式不科学产生的疾病,相关的研究表明,饮食高盐量、吸烟、饮酒以及心理应激等是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转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以及改善。本次研究主要是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实行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与1999年WHOl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男58例,女3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4士3.4)岁;合并疾病:冠心病38例,糖尿病32例,20例患者为单纯高血压;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中28例,高中30例,大学14例;按照分组法分为干预组(45例)和常规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及文化程度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参与研究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谨遵医嘱,定期测量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评估患者基本情况。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健康档案,调查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情况和服药依从性。设计自我管理能力调查表,分析、归纳患者的自护行为。高度重视心理干预。向患者指出不良情绪对血压水平的刺激,鼓励患者学会正确的方式缓解和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保持轻松、乐观的情绪。不断鼓励和安慰患者,给予患者适当必要的支持,加强心理疏导,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情去面对治疗。健康干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基本知识、危险因素,主要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情况。有效评估患者能力,采取针对性的健康知识教育措施,如一对一教育,一对多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开展疾病知识讲座等,患者与家属需积极参与,认识到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用药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用药期间的血压水平,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名称、剂量,掌握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紧急处理措施。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方案,控制热量摄人,多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豆类、鱼类、瘦肉、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减少钠盐摄人量,每日需小于59。尽量减少茶和咖啡饮人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运动干预。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快走等,适宜运动,7d运动3--5次,每次时间在40--60min。当出现不适时,立即停下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有序、有规律的运动,劳逸结合。出院干预。患者出院后,护士需定期进行电话或上门随i右,了解患者饮食、作息、用药等情况,纠正不健康行为,并给予针对性正确的指导。定期监测血压,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

1.3评价指标

自我管理行为: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量表,内容包括:知识掌握、用药依从性、心理及生活健康行为等,4个项目,共24条条目,每个条目1一3分,共计72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计量资料在表示时使用,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比如下: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为(56.7士4.2)分,常规组自我管理行为为(48.6±6.4)分,组间差异对比(t=3.5048,P<0.05)。

3讨论

3.1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必要性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容易引发冠心病、肾衰竭等,发病率比较高,老年患者发病率会达到50%。所以,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加强血压控制,提升其生活质量。知识缺乏: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对病情特点认识不清,不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需依靠非药物治疗维持,且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有些患者在无监测血压的情况下,自觉血压下降或症状好转即私自停药或随意增减药量或改变服药间隔;特别是部分自觉症状轻或无自觉症状者,不重视服药治疗。不知道血压测量方法:患者及家属不知道测量血压方法及血压正常值,有些患者缺乏血压监测意识,不愿意坚持监测血压。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患者因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血管并发症等疾病,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现误服、多服、漏服药物费用高、经济负担能力低:患者因经济条件差,怕加重家庭负担,私自减量、停药,不能长期坚持服药,使服药依从性受到影响。

3.2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

自我管理是协助长期病患者建立信心及行为去照顾自己的卫生保健理念,是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心理社会变化,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运用现代护理模式,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改善老年高血压预后的另一种有效手段。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前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治疗依从性均较低,通过实施系统的、有计划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服药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综上所述,通过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护理干预,可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纠正患者诸多不良生活方式,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高血压的治疗过程是一个终身治疗的过程,需要患者具备足够的依从性,能够掌握高血压健康知识。因此,需充分发挥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对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的干预措施,充分调动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本组研究结果中,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控制血压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意义。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万灵菊.护理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4,33(1):73-74.

[2]刘熔雪.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1)18-20.

[3]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