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

刘胜熊永胜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大数据的分析,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接诊的168例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并且将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成A、B两组进行观察、研究,两组进行平均分配,年龄、性别、病情程度以及各方面情况均无太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A组患者采用CT扫面的方式进行检查,B组则采用核磁共振的方法进行检查。最后根据两组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病情的结果以及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等。结果经过对这168例疑似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用不同检测方式进行检查发现,A组84例患者再利用核磁共振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得到确诊的一共有80例,检出率为95.23%,经过对该80例患者进行分期诊断发现其中处于Ⅰ期的有36例、Ⅱ期18例(n=21)、Ⅲ期12例、Ⅳ期14例。B组84例患者经过CT检查得到确诊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共有63例,检查率为75.00%组进行分期诊断,发现处于Ⅰ期的有27例(n=37)、Ⅱ期17例(n=20)、Ⅲ期11例(n=12)、Ⅳ期8例(n=13)。经过对两组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使用核磁共振的检出率明显要比CT检出率高,并且其对分期诊断情况也要优于使用CT检查。结论通过上述两种对股骨头坏死的检查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可以明显的了解到,在临床中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病情确诊以及分期诊断的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于使用CT扫描的检出率,因此在临床诊断上,为了能够更早的发现股骨头坏死以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确诊,其核磁共振检查方式更加好,对股骨头坏死的鳞状诊断更有价值。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扫描;核磁共振;临床诊断

众所周知,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而且其属于一种难治疗并且具有致残性的髓关节坏死疾病[1]。其主要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股骨头内部供血的过程出现中断现象或者是股骨头受到损伤后导致骨死亡等,这就导致关节处的结构出现改变,进而导致其功能性出现障碍等。对于这种骨科疾病,如果病发后得不到及时治疗,时间越长则病情会越严重,得到根治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目前,对于医院临床上对股骨头坏死早期的诊断以及确诊主要依靠CT扫描和核磁共振两种检测手段。对于这两种检测的手段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很好的临床诊断的价值[2]。但是也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其对患者病情的检出率有所不同,出现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期。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接诊的168例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来进一步探讨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临床病情的诊断价值。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研究资料

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接诊的168例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其资料均完整无缺,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文按照对患者的接诊顺序,随机将168例患者分成两组,即A组、B组各84人。其中A组男性患者有47例、女性患者有37例;其中年龄主要分布在3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岁;B组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39例,年龄主要分布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岁。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髓关节、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以及行走不便等。进过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上的分析,均没有太大差异,具有研究价值以及统计学意义。

1.2检查方法

对于168例患者均通过了X线的检查。A组的84例患者均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对髓关节出进行扫描,其扫描的方式为层厚1mm并且进行无间距全面扫描;B组的84例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其中厚度为4mm,扫描的间距为0.4mm,扫描的范围是全髓。

1.3评价标准

对于股骨头坏死其大致可以分为四期,其分期标准可以参考ARCO。其中对于股骨头坏死Ⅰ期X线检查显示正常,CT一般显示异常,但部分可能显示正常,核磁共振检查则显示异常;Ⅱ期时,X线并没有明显异常,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其骨硬化,局部出现囊变的现象;Ⅲ期时,X线出现异常,半月征发生改变;Ⅳ期时,患者的关节处间隙明显变得狭窄,并伴随有关节炎和关节组织等被破坏的情况。

1.4统计方法

本文经过对168例患者的病历等相关数据统一收录进一个统计表格中,便于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本文所采用SPP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使用百分比的情况来对两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对比,本文的研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

经过对这168例疑似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分成不同的两组进行检测,发现A组的84例患者中,再经过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一共80例,检出率为95.23%;而B组的84例患者中,再经CT扫描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一共有63例,检出率为75.00%。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检查,诊断两组患者均为股骨头坏死,因此通过两组检查方式的结果对比可知,使用核磁共振检测手段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明显要高于使用CT检查手段。两种检测组没有任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分期结果

表1两种方法分期诊断的对比结果

3讨论

据调查发现,股骨头坏死疾病主要以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股骨头坏死疾病的病因与患者本人自身的身体素质有关,对于那种长期缺乏锻炼的人,就会导致其身体的新陈代谢比较缓慢,身体素质机能差,这些因素都是诱发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对于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中的表现主要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严重者会导致股骨头塌陷,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活动,明显出现行动不方便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活质量。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用于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方法其是有很多种,目前CT扫面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方法是最准确、最有效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医学临床检测诊断方面。经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手段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高达95.23%,CT检测手段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为75.00%,经过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可知,核磁共振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更高,敏感度、检出率以及分期诊断率均是最接近真实结果的,因此核磁共振检测方法能够在临床上有效的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更加全面的帮助患者了解现阶段的病情变化,为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综上所述,CT和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都有所帮助,但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对比发现,核磁共振检测手段更加准确,更能够帮助医生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因此核磁共振检测手段在临床医学诊断中更加具有应用的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成录;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7,36(7):183-184.

[2]高艳辉;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8):120-121.

[3]田盛东;韩岳珊;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159-160.